(音樂隨筆)二零二五音樂節  風雲

二零二五年,乃是我國樂壇的一個重要的年份,因為都和我國近代最偉大的音樂家有關,首先就是我們最為熟悉的冼星海先生誕辰一百二十週年,另外則是國歌作者聶耳先生的逝世九十週年,其實每逢在尾數是五的年份,我國樂壇都有大量的活動來紀念這兩位偉大的人民音樂家,因為他們的作品都是屬於中國的,更是屬於中國人民的,是我國音樂上的珍貴財富。

冼星海出生在我們的澳門,當時仍是晚清時期,國家動亂,生活困難,但他具有極高的音樂天賦和愛國情懷,從小就刻苦努力學習,用音樂喚醒中國人民走抗敵救亡之路,他在巴黎學習音樂期間,在極困難時仍心念祖國安危,努力學習,終有所成,放棄了在巴黎的成長機會,毅然回到祖國懷抱,投身延安,任教魯迅藝術學院,並寫下了傳世作品《黃河大合唱》,為在世界樂壇的地位,都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可惜的是的冼星海先生因積勞成疾,在四十歲的英年,就在當時的蘇聯逝世,看不到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時刻,但他的作品長留在人民的心中而沒有消逝,據說今年就有很多紀念他的誕辰的活動正在安排之中,澳門自也是毫不例外,官方的和民間的紀念活動正有序地進行。相信屆時一定是十分隆重和多姿,紀念這位大音樂家。

我們的國歌作者聶耳先生,他一生更是值得我們尊敬,雖然他只有短短的兩年多的真正創作時間,就為我國留下了包括國歌等的大量音樂財富,革命歷史歌曲和今年一定會聽到的民族器樂曲《金蛇狂舞》!他出生在一九一二年那時清政府剛剛倒台,但國家仍是動蕩,市面蕭條,人民生活仍是痛苦,但他和冼星海一樣,決定以音樂來挽救危亡,不顧危險,跑到上海進行音樂工作,寫了很多救亡電影的插曲和其他的音樂作品,他沒有受過高深的音樂教育,但憑著自己的天賦和赤子之心,努力學習和吸收,終成一代大師,可惜的是,當年他為了躲避追捕,跑到了日本,準備找機會前往當時的蘇聯,不幸在當地遇溺身亡,實是我國樂壇和國家的一大損失,今年七月是他逝世九十週年,據說也是有極為隆重的紀念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