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榜)傳統文化系列(十九)  林老師

 從今天看,八卦不過是一些長線和短線組成的占卜符號。那麼,是誰最早發明了這些符號?史書多稱是伏羲發明了八卦。關於伏羲製作八卦,在《易經‧繫辭下》中便有較為詳細地記載:「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作結繩而為罔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在那個天地洪荒的時期,伏羲常常站在黃河邊的坡地上,凝神觀看黃河和洛水交匯處形成的激流漩渦,河出圖,洛出書,天上的彩霞,地上的黃土,都能引發他的思考,天為甚麼是藍的,地又為甚麼是黃的,天、地和人、花草、蟲魚又是甚麼關係?經過長時間的思索,他用十二條長線和二十四條短線進行排列組合,構成八種圖形。而這些用長短不同的線條構成的圖案,就是八卦。伏羲氏又結繩製作網羅,用於捕魚和狩獵。這大概是從《離》善於附著像中得到了啟示。漢代學者劉歆在《漢書‧五行志》中亦稱:「伏羲氏繼天而王,受河圖,則而圖之,八卦是也。」漢代學者多遵從劉歆之說,認為伏羲創立八卦是受了河圖洛書的啟發。如孔穎達著《周易正義》稱︰「伏羲得《河圖》,復須仰觀俯察,以相參正,然後畫卦。」宋代大儒朱熹不僅認為河圖洛書是河洛龜龍所獻,聖人所畫,是《周易》之源頭,而且把河圖洛書的圖式置於卷首。元代學者王申子在《大易緝說》也說:「伏羲之易本於河圖,河圖中宮天五地十,太極也。」至少自漢代以下多數學者都認可河圖是早在伏羲時代之前就已經存在的,聖人並依此創立八卦。於是,人們便把河圖、洛書與八卦,八卦與《周易》緊密連繫在一起。為甚麼呢?這主要是因為八卦源於河圖、洛書。

 早前說過:相傳上古伏羲氏時,洛陽東北孟津縣境內的黃河中浮出龍馬,背負「河圖」,獻給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後為《周易》來源;又相傳,大禹時,洛陽西洛寧縣洛河中浮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會,流傳下來收入《尚書》中,名《洪範》。《易經‧繫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就是指這兩件事。

 河圖洛書所表達的是一種數學思想。只要細加分析便知,數字性和對稱性是「圖書」最直接、最基本的特點,「和」或「差」的數理關係則是它的基本內涵。完全可以用數學方法證明或推導出河圖、洛書,並證明河圖與洛書同出一源。還可以發現,河圖、洛書與算盤和「萬字元」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聯繫。河圖、洛書是以黑點或白點為基本要素,以一定方式構成若干不同組合,並整體上排列成矩陣的兩幅圖式。河圖、洛書最有名的出處來自於《易傳‧繫辭》中的「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這句話,並據此認為:「八卦」就是根據這二幅「圖、書」來的,從而成為易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由於歷代皆認為它們是「龍馬負之於身,神龜列之於背」,所以多少世紀以來,它一直披著神秘的外衣,公認為是中華文化之源的千古之謎。當審視、梳理河圖、洛書的歷史蹤跡之後,我們會發現這樣一個共通點:河圖、洛書到底是個甚麼樣子?各書上卻沒有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