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十一月二十四日電】(記者王少喆)二十三日,美國、烏克蘭、歐洲三方官員在日內瓦討論美方的涉烏「二十八點和平計劃」。據媒體報道,會談中,歐洲國家就美方的計劃提出了「二十四點方案」的反建議,與美方提案差距較大。學者認為,歐洲難以改變美方的計劃,俄烏衝突可能進入新的階段。
根據美烏雙方公開的表態,談判似乎取得了「具體進展」,「將進一步完善方案內容」。但事實上媒體曝出,美方認為烏克蘭故意「洩露」二十八點和平計劃方案,對其借媒體向美施壓極為不滿。
美國總統特朗普二十三日則在自己的社交媒體「真實社交」上發帖抨擊烏克蘭和歐洲,認為烏方對美國「毫無感恩之心」,歐洲則繼續從俄羅斯購買石油,似為施壓兩方接受美方計劃。
據媒體引述德國政府消息報道,歐洲在日內瓦會談前已向美烏提交一份對「二十八點方案」的修訂草案。會議期間,《每日郵報》刊登了一份歐洲版本的二十四點方案,與美方方案差異明顯,包括烏方得到類似北約式的安全保障、先停火再討論領土問題等,等於事實上否定了美方的方案。
國際政治學者馬堯向香港中通社表示,在俄烏問題上西方的分裂已非常明顯。特朗普顯然是故意不告訴歐洲,單獨向烏克蘭提出二十八點方案,企圖壓烏克蘭接受。歐洲對此不滿,要求保障烏克蘭的利益,但歐洲的態度,無法對美國的計劃造成重要影響。
美版二十八點方案中最引起關注的是,烏克蘭放棄部份領土、不加入北約、烏軍規模受限等。而歐洲的方案中,除了烏方加入北約,換成類似的由美歐共同提供安全保障外,美方的方案並未得到支持。
馬堯認為,從目前的情況看,俄烏衝突可能繼續拖延下去,但烈度會持續下降。他介紹,目前烏克蘭面臨著兵源和武器不足的問題,財政上也存在問題,近期已經基本中止了對俄羅斯本土的襲擊。烏克蘭在無人機等無人武器方面的使用水平超過俄羅斯,但這並不能改變戰場上的局面。俄羅斯正在兩國的交火線上緩慢推進,並在最近取得了烏克蘭的幾處地方,但俄羅斯也缺乏完全擊垮烏克蘭的工業實力,雙方最終只能妥協。
此前,媒體報道,特朗普政府提出「二十八點計劃」,是希望借鑒調停巴以衝突的模式,採取短期交易式提案,快速結束俄烏衝突,好從歐洲衝突中抽身。不過,分析認為,俄烏衝突除涉及大國俄羅斯外,還涉及歐洲的安全利益,並不像巴以衝突那樣簡單。
如今,歐洲就美國的二十八點方案提出了反建議,美國是否會對方案進行相應調整受到關注。特朗普此前曾向烏克蘭表示,必須接受美方的方案,而且設定了二十七日的最後期限。不過,在方案被媒體曝光後,美方立場似乎有所退縮,稱方案可以討論和調整,期限也可以延長,這仍是特朗普一向的「極限施壓」和交易型的談判做法的體現。未來美方「和平方案」是否會進一步調整,需要繼續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