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山河畔的計生牆  圖文/阿秀

 在鄰埠珠海前山河白石橋與前山大橋之間的前山一側河岸上,也就是步行道與馬路的中間,有一堵百米長的石牆。印象中,以前是中間高兩端低的完整弧形牆,現今卻在中間位置開了一個缺口。

 牆體前,是一條寬窄不一的鵝卵石小徑。路徑邊是起伏不大的人工小土堆,土堆上是一片已移栽多年的椰樹。由於保養得當,椰樹似乎是原生一般,特別是樹下的草,雖是冬天,卻乃是一片綠色,生機盎然。

 記得以前牆體上僅一行大字:只生一個孩子。落款是珠海市計劃生育委員會(簡稱為計生委)。牆上的拼貼畫則是兩個大人帶著一個小孩,小孩在中間,兩隻小手被大人牽著。那堵長牆,也被市民戲稱為「計生牆」。

 「只生一個孩子」,這是計劃生育年代的口號。似是在提倡和鼓勵,又好像是規定與要求。所有城鎮戶口之人,如果生了不止一個孩子,則就意味著撤銷職務,甚至被開除公職,成為社會閒散人員,只能自謀職業。少數傳統觀念轉強之人,在此問題上,往往碰得鼻青臉腫,遍體鱗傷。

 而在農村,如果違規,捉雞趕豬牽牛成為常態,用老百姓的話來講,那就是抄家,甚至連住房都要被推倒。一句話來概括,都是使用極端化的手段來控制生育。與當下某些地方的強拆相比,那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然而,時過境遷,由於如眾所知的原因,當年的計劃生育政策,已經改弦易轍。各級政府,都想方設法用金錢及假期獎勵人們多生。所以,那計生牆的內容,也改名為「人口家庭百米長廊」。內容則增加很多,細分為多個板塊,例如「共建幸福家庭」「早期智力開發」「優生優育,科學育兒」「孕產期保健知識」「關愛更年期與老年人的健康」等等。現在的落款單位,似乎沒有注明了。因為以前的計生委,後來改為「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當下又歸入到了「衛生健康委員會」了。

 前山河畔的那堵長牆,從某種意義而言,也算見證了時代發展與變化吧!但願中國的生育,再也不需要「計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