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十一月二十四日電】(記者王豐鈴)日本防衛大臣小泉進次郎二十三日視察一座距中國台灣僅一百一十公里的軍事基地,並證實將在此地部署進攻性武器,中方回應三個「絕不允許」。受訪學者認為,高市政府蓄意激化中日矛盾,意圖藉此凝聚日本國民支持,突破修憲紅線,復活軍國主義。若高市再進一步,中日將進入危險區,可能爆發衝突。
據美媒報道,小泉進次郎結束視察時證實,日方計劃在與那國島部署地對空導彈部隊,配備03式中程地對空導彈。他宣稱,「日本面臨著二戰結束以來最嚴峻、最複雜的安全環境」,「部署有助降低我國遭受襲擊的可能性」,「自衛隊必須提升防衛能力」。
與那國島是沖繩的終點。沖繩縣官員及市民代表近日多次向日本政府表達對安全環境的不滿與擔憂。
對於日方部署,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二十四日回應表示,日方在與中國台灣鄰近的西南諸島部署進攻性武器,刻意製造地區緊張,挑動軍事對立,聯繫到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錯誤言論,這一動向極其危險,需要引起周邊國家及國際社會的高度警惕。
毛寧說,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八十周年,也是台灣光復八十周年。中方絕不允許日本右翼勢力開歷史倒車,絕不允許外部勢力染指中國台灣地區,絕不允許日本軍國主義死灰復燃,中方有決心有能力捍衛國家領土主權。
中國亞太研究會研究員、東北亞問題專家于瀟教授二十四日對香港中通社分析,日方立場已明顯,不想撤回高市涉台錯誤言論,也不想淡化降溫事態。日方有清晰戰略目標,準備落實具體行動,目的正是激化中日矛盾。料高市正在私下極力爭取美西方支持,並統一日本國內思想。
高市為何一意孤行?于瀟認為背後原因有三。日本右翼核心主張多年來難推進,高市希望製造事端,藉力中日矛盾,甚至藉戰時狀態激化凝聚日本國民支持,突破國內修憲紅線,一次性實現政治目的。高市政府正在顛覆日本政治環境和外交戰略,明確介入台海,轉向右翼。此外,盡管特朗普政府表態曖昧,但中美貿易休戰後,美國希望日本衝上前與中國對抗。
于瀟指出,高市甚至或希望中日爆發小規模衝突,待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順勢在參眾兩院提出「和平憲法」、「無核三原則」的挑戰性修改議案。若議會不通過,高市或會解散議會重新選舉,利用日本國民情緒投票,使自民黨重新奪回參眾兩院控制權、掌握政府,直接修改「和平憲法」、「無核三原則」及《防衛計劃大綱》。若投票失敗,高市下台;但若投票獲勝,高市便徹底扭轉日本方向,向軍國主義復活邁出決定性一步。
「若高市進一步激化矛盾,中日將進入危險區,可能爆發衝突。」于瀟續指,中方已釋放危險警告,涉及台海底線不會讓步,也不怕事態擴大。高市或認為當前美歐與中國貿易衝突顯現,能爭取到西方支持,是遏制中國的機會。但當前中美進入穩定期,俄烏衝突尚未解決,對中國而言,也是明確中日關係和解決台灣問題的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