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AlphaGo擊敗當今世界圍棋界的頂尖選手柯潔,宣告人工智慧在複雜棋類領域取得勝利;當智慧翻譯軟體實現秒級語言轉換,打破全球溝通壁壘,人工智慧已如洶湧浪潮,席捲社會各個角落。而人工智慧是把雙刃劍,在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也引發了人們對其威脅的潛在擔憂。在科技的高度和急速發展下,我們應當積極尋找與人工智慧對齊之法,實現與人工智慧的和諧共存。
首先,我們應求異求新。史提夫‧喬布斯曾說過:「創新是唯一的競爭優勢,只有創新才能超過競爭對手。」只有不斷創新,才可超越人工智慧、帶領人工智慧,讓人工智慧向人類看齊,實現兩者的對齊!而從文藝復興的批判精神,到五四運動的引進思潮,再到當代的自主創新可知,我們應破舊立新,避免「虛無主義」,才可在人類與人工智慧對齊的偉大征途中,邁出一大步。
其次,重大創新並非一蹴而就,需長期鑽研。愛迪生在測試了一千六百多種材料、六千次試驗後,才終於發明了實用白熾燈。可見愛迪生也是經過不斷的失敗,才能走向成功。重大成就背後,需要有無數次失敗鋪墊。俗話說得好,如果你害怕失敗,那你就已經失敗了。因此,若能有不斷鑽研的勇氣,便能在實現人工智慧對齊的征途上,再踏一大步。
最後,我們需要發現機遇,把握機遇,但也需長期準備。正如十九世紀法國微生物學家路易‧巴斯德所言:「機會偏愛有準備的頭腦。」唯有持續積累,才能在機遇到來時抓住它。如哥倫布抓住航行計畫的機會,發現新大陸,帶領西方國家走向航海時代。如果我們能適時而動,抓住機遇,便可帶領人工智慧走向更有作為的新時代!
時代日新月異,我們既面對著無數機遇,也有許多考驗,我們應不斷創新,帶領人工智慧,帶領中國走向更好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