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搜聞)AI智能體會顛覆工業生產嗎    褚怡

 「來塊帶鹽味的橘色巧克力。」——當德國弗勞恩霍夫智能分析和信息系統研究所數據科學家亞歷山大·措恩敲下這串指令時,一款AI智能體立即指揮機械臂拍照識別並篩選物體,在5秒內將措恩選擇的巧克力遞給他。

 這一幕發生在2025年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現場。這款AI智能體由弗勞恩霍夫智能分析和信息系統研究所研發。措恩對筆者說,他正在演示AI智能體帶來的「工業魔法」。AI智能體能「聽懂人話、看懂圖像」,通過神經網絡自主學習成為工業生產等方面的好幫手。

 「工業機器人通常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成本進行編程,並且要求員工具備複雜的專業知識,而AI智能體在這一領域能夠極大地提升生產效率。」措恩說,「結合大語言模型,AI智能體可以自動執行任務,並逐步完成操作,它可以直接控制機器人,無需額外編程。」

 西門子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博樂仁在本屆漢諾威工博會開幕式上說,全球技術發展正推動工業和能源系統向更高效、自動化、安全可靠的方向演進,而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語言模型在其中發揮著關鍵作用。「無論未來人類與機器的組合形式如何,人類需要學習如何在以技術為基礎的生態系統中更緊密地協作。」他說。

 今年漢諾威工博會上,西門子展示了如何利用數字技術支持和優化製藥生產的整個周期。例如,西門子「工業副駕」作為用於工業工程設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能夠輔助自動化工程師快速編寫代碼、優化設備配置,並提供實時工程建議。此外,維護人員可利用SIMATIC eaSie這一人工智能助手,通過語音或文本與系統交互,獲取設備狀態信息、優化維護流程,提高整體運營的可靠性。

 西門子過程自動化事業部負責人阿克塞爾·洛倫茨表示,這類AI智能體通過自主學習與人類協作,使製藥生產更加高效、精準,加速藥品的交付速度。

 中國浪潮雲信息技術股份公司為本屆工博會帶來了海若智能體。浪潮雲海若解決方案負責人周遊對筆者說,今年浪潮雲公司展示的產品涵蓋算力基礎設施、計算資源、各類模型以及行業智能體等多個層面。「客戶關注的核心是如何解決具體場景中的問題,即智能化落地『最後一公里』問題,浪潮雲希望通過海若智能體將不同技術模塊整合,為客戶提供『智數雲安』一體化的解決方案。」他說。

 儘管在工博會上大放異彩,但AI智能體的落地應用仍面臨不少挑戰。軟件服務商澳汰爾高級副總裁克里斯蒂安·巴克納說,AI智能體易於入門,能夠幫助提高企業效率,但要將其投入生產並克服數據孤島、數據複雜性等問題,仍非常困難。

 巴克納說,有效的AI智能體需要產業上下游支持,需要整合不同的數據源,不能僅依賴單一AI供應商。同時,需要知識圖譜和向量數據庫來增強AI智能體的理解能力,使其能夠學習過去的交互經驗。

 「當你有一個由知識圖譜支持的AI智能體時,這意味著你『雇傭』了有『經驗』的智能體。這種智能體將更有效率,它們可以承擔更重要的角色,而不僅僅是完成簡單的任務。」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