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者言)安土重遷與北上逐夢 承鈺
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岑浩輝近日勉勵年輕人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積極投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一呼籲,既是一扇機遇之窗,亦折射出澳門青年在「安土重遷」與「北上逐夢」間的微妙拉扯。
對土生土長的澳門青年而言,這座城是生養之地,亦是情感歸宿。他們習慣於小城緩慢的節奏,熟悉街巷間的人情冷暖,更願以自身力量回饋故土。正如古語所言「父母在,不遠遊」,在家庭與故土的羈絆下,許多人選擇「生於斯,長於斯」,將青春獻給這片土地。澳門人素有「自知之明」,深知自身能力邊界,也深諳「小城故事」的生存智慧—與其盲目追逐遠方,不如深耕本土,在熟悉的土壤中穩紮穩打。
然而,外界經常質疑:澳門地域狹小、產業單一,青年才俊是否會因「安於現狀」而錯失更廣闊的天地?這一問題的答案,或許藏於澳門人的處世哲學中。過去數十年,澳門的發展並非全然依賴外來資本,而是由本土居民的勤勉與智慧共同推動。那些選擇「走出去」的澳門人,亦非被迫離鄉,而是基於自由意志的個人選擇。對他們而言,故土始終是退路,亦是歸途。
但另一面,澳門的特殊性亦不可忽視。這座城市因博彩業與外來投資而興盛,GDP的飆升未必直接惠及本土青年。有人質疑:回歸二十五載,澳門人是否已被「趕出家門」,被迫北上尋求出路?這一詰問,實則道出了澳門青年的雙重困境—他們既渴望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又擔憂在競爭激烈的大灣區中失去身分認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