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騷小話兒)混沌中年 喬捷
早前看王耀慶主演的獨腳戲《低音大提琴》,近距離欣賞了「國民舅舅」演技的強勁張力。故事講國家級樂團的低音提琴手長期失眠,演出就是看他當晚在家一邊消磨失眠時間,一邊自言自語。觀眾從中瞭解到他如何成為一個渴望被關注,對生活帶着諸多不滿、既高傲又自卑的男性。剛好現時談論度很高的迷你英劇《混沌少年時》,裏面說的人格形塑、焦慮世代、男權意識形態和非自願單身主義等,《低音大提琴》就像換個相對輕鬆的方式來反映,一個在成長中「受傷」, 心結沒有得到開解,人生沒有犯下大錯,最終成為自覺不上不下的單身中坑,他們的處境、精神狀態和潛藏危險……
真怪不得王耀慶那麼有觀眾緣,除了帥,主要還是動作表情對白能抓得住情緒。此劇換做其他人演,可能就成了悶戲。是演技和導演手法昇華了內容。看着他一個人在舞台上裝瘋扮傻,全場觀眾都笑得好開心,那種不是爆笑,是突然頓悟到甚麼自己或別人的可笑,繼而展現出的會心微笑。笑之外,他還飆戲搞情深哀愁悲傷憤怒,七情上面眼淚鼻涕盡出。靠着動作對白表情,我在腦海中不時聯想起生活中很多自身與他人的經歷與感受。演出過後,後勁很強,會特別想與人討論當中提出的問題。
在普遍人的耐性和專注力都被短視頻嚴重影響的今天,比之於演唱會,我覺得傳統劇場和音樂會的演出,是特別有意義。像娛樂性和藝術性兼備的《低音大提琴》,就很能讓人入戲,暫時忘記手機,可以靜下來更好地感受自己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