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綿陽一月十九日電】(作者王利文 楊勇)十八日晚,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石椅羌寨廣場上,熊熊篝火照亮夜空。天籟般的民歌響起,能歌善舞的羌家兒女歡快地甩手搖肩、騰躍腳步,迎接八方來客。遊客們紛紛加入舞蹈,歡聲笑語回蕩至深夜。
石椅羌寨又名石椅村,因村內天然石椅得名。這裡海拔約一千二百米,常年雲霧繚繞,素有「雲朵上的山寨」之稱。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羌族在此世代聚居,他們喝咂酒、跳沙朗、舞龍燈等習俗傳承至今。二00九年,七戶農家樂聯合成立鄉村旅遊聯合體,「石椅羌寨」開門迎客。
節日是羌族民俗盛宴的重頭戲。蛇年新春前夕,石椅羌寨張燈結綵,從早到晚門庭若市:進寨儀式莊重熱烈,羌笛口弦聲聲悠揚,席間酒歌嘹亮動聽,月下舞步整齊踢踏……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精神矍鑠的八十五歲母廣元腳踏「雲雲鞋」,肩披羊皮坎肩,頭戴禮帽,為民俗展演忙得不亦樂乎。
殺年豬是石椅羌寨迎新年的重要環節。當肥碩的年豬被宰殺後,新鮮的豬肉、豬雜很快被做成豐盛的菜肴。緊接著,一場熱鬧的「刨湯宴」開席。
熱氣騰騰的石椅查瓦達(羌語,意為「血饃饃」)、嫩滑可口的呀哈比直(羌語,意為「血旺」)等羌族特色美食被端上餐桌。上百人圍坐,一邊品嘗美食,一邊分享著生活中的趣事和喜悅。
吃著剛出鍋的熱乎菜,北京遊客李時林感慨道:「一進寨子就被親切勁兒包圍。村民們身著盛裝敬上咂酒,豪爽又熱情。」新年氛圍與羌族文化讓他倍感溫暖,他不僅大快朵頤,還買了好些農產品。
在羌寨下的綿陽北川石椅羌寨鄉村振興先行區農文旅交流中心,臘肉香腸、苦蕎粉絲等特色農產品及文創琳琅滿目。現場人頭攢動,羌家兒女挑選年貨迎新春,遊客則被精美的羌繡等文創產品吸引,想將羌族傳統工藝品作為拜年伴手禮。
隨著石椅羌寨民俗文化知名度提升,不少遊客慕名而來。二0二四年,全村接待遊客近四十八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達六千二百餘萬元人民幣。村中餐飲、住宿等產業蓬勃發展,目前已有二十三家羌鄉農家樂。
正是敏銳捕捉到家鄉豐富的旅遊資源,「九零後」邵剛返鄉創業,經營的民宿於二0二四年開業,十個房間常常供不應求,成了讓人羨慕的年度「銷冠」。「客人離店時還喜歡帶些農產品走,為新年製作的三千多斤特色臘肉,現在已經賣了一半多。」能為家鄉振興出份力,他深感自豪。
「看到這麼多人來感受咱們的民族文化,我心裡就像點燃的篝火,暖烘烘的。」母廣元眼中滿是欣慰與期待,他希望通過傳承與發展,讓更多的人領略到這裡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