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騷小話兒)文學的外形內觀 喬捷
郭富城在演唱會中說愛上書法,希望將來能搞書畫展。想起早前阿賀說「大家都情願搞藝術,就是不愛寫作」後,小孟秒回了一句:「作家才是最有型的!」到底要怎樣理解文學和可視藝術之間的關係呢?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說,印證人通過觀看,能把可視的東西轉變成讓人有暇想的文字。而文字進入腦海,那想像又可以重新轉化為藝術作品,根本就是相輔相成的作用。之前去看過一個展叫「外形內觀 繁簡之間」,就做了一次文學與藝術之間的友好轉譯示範。藝術家王波用「一本書」、「一格」及「信物」三套作品,把本身就是由思想變實物的書本、書寫和繪畫,再度轉化為新的藝術品。示範把有形變內觀,把內觀變創造的過程。文學和藝術有沒有先後高低?我認為沒有。「一格」系列裏面,甚至有不少作品就直接是詩作展示,藝術家和策展人這樣的安排,似乎就在說明點甚麼了。
說藝術比較好「搞」,我覺得就是給觀眾「進入」作品的時間和門檻沒那麼高吧。快節奏的短視頻世代,人們留給作品的時間,有時就只剩下那麼一眼。那一眼,就是一副畫、一本書的封面,再多也只是一句詩、一段話。藝術品可一眼觀之,自然比分章逐段來看的文學作品要爽快、更易打卡分享,哪怕走馬看花後人們說「看完只得一聲笑,感覺像是藝術家的自娛自樂」。
無論文學還是藝術,真的需要觀者的投入才能產生某種能量,「講不講得通」的問題,需要思想的沉澱。作品易解讀當然好,但有些經過藝術家、策展人或評論人把內涵點出來,再看自會眼前一亮。而最好,當然是作品能與觀眾的人生體驗連結,自行產生種種可能,甚至激發出新的創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