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熟日常)歡迎 吃貨
不太愛熱鬧,身邊的人都以為我只會選擇客量較少的餐廳,而當我在午飯時段擠進某間茶餐廳時,他們又會用驚訝的表情來控訴我的雙重標準;事實上,我始終以同一標準在挑選用餐地點,而且簡單直接,那就是店家是否真心歡迎食客。
不只是嘴上說說而已,歡迎光臨可以是條件反射般的問候語,也可以是親切的待客之道。一聲歡迎過後,不是冷漠的迴避,而是主動上前解決食客的困擾,找不到座位的,就思索拼桌的可能性;不願拼桌的,就發個號碼輪候;等不了的,就只好下次再光顧,也不用勉強。無緣光顧留點念想,總好過招待不周落下陰影。
偏偏有人寧願將就,四人卡座裏拼了三組客人,尷尬之餘,桌面空間也有限,負責上菜的侍應只能往上疊,餐點堆放成山,食慾減半,興致全無。偶爾還會察覺到店員們的疲態,過量的工作削減了熱情,食客們莫名成了幫兇,吃個午飯也吃出了罪疚感。
大概也是出於本能的危機意識,多數人都能感受到自己是否受到別人歡迎。遞過來的一杯熱茶是因為招待流程,還是真心歡迎,在茶杯敲到桌面的瞬間大家就會懂。儘量不為難別人,也不讓別人為難自己,找一片真心歡迎自己的地方待着,誰也不用放下身段,刻意顯得卑微,吃飯如是,工作亦然,人際關係也該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