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十一月五日電】(中新社記者陳溯)五日,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簡稱「進博會」)在上海開幕。本屆進博會開幕式上,中國再次向世界釋放「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積極信號。多位外企高管表示,今年的進博會進一步展示出中國向全球開放市場的決心,也展示出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給世界帶來的巨大機遇。
──大市場、大機遇
「中國是開放創新的大市場,具有超大規模市場的蓬勃生機和活力,更是跨國企業拓展全球業務的戰略支點。」施耐德電氣執行副總裁、中國及東亞區總裁尹正向中新社記者表示。
中國擁有超十四億人口,消費市場潛力巨大。當超大規模市場決心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時,巨大機遇由此迸發。今年進博會的參展企業數量再創歷史新高,正是這種機遇的現實註腳。
安利(中國)董事長兼總裁余放表示,中國連續二十二年成為安利全球最大市場,「與中國同行就是與機遇同行」。
松下控股株式會社全球副總裁本間哲朗表示,中國市場在持續吸收新技術,發展新技術,松下在全球市場裡,首先在中國市場落地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和產品,希望在中國市場培育出下一代家電產品。
──再開放、強信心
今年進博會開幕式再釋開放的堅定信號,不僅為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和正能量,也讓跨國企業深耕中國市場的信心更強。
「中國開放的國門正越開越大,迎接世界共享中國大市場機遇。對此,我們備受鼓舞。」尹正說。
美國直觀醫療高級副總裁兼亞太區總裁葛嵐表示,進博會傳遞出中國發展的確定性和開放的確定性,「這為我們在中國的深耕發展增添了信心和動力」。
「進博會為參展企業提供了共享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果的重要機遇。」葛嵐表示,進博會已成為鏈接全球資源的「助推器」。
畢馬威在進博會期間發佈的《畢馬威二0二五年跨國公司中國展望》報告顯示,越來越多跨國公司為中國經濟的發展投下「信任票」:超過一半的跨國企業對二0二五年中國內地經濟增長持樂觀態度,對未來三到五年中國經濟增長前景的信心度上升至百分之六十四。
──新賽道、新佈局
高質量發展的中國正給跨國企業和世界帶來更多新機遇。本屆進博會上,跨國企業順應中國消費新趨勢帶來了諸多創新產品。
西門子全球執行副總裁、西門子中國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蕭松表示,中國不僅是西門子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還是全球創新發展的策源地。「近幾年,中國在新能源車、AI等領域所湧現出的創新力令世界驚喜,這些都讓我們對持續在中國的發展更有信心。」
「中國市場潛力大,創新快。」全球百強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偉巴斯特中國區總裁張麗華表示,「我們深刻感受到中國市場對創新技術的強烈需求,未來我們也將加快創新產品在中國的落地應用。」
丹佛斯中國區總裁徐陽表示,中國在「十五五」規劃建議中進一步明確綠色低碳發展目標,零碳園區、智慧農業等支持政策持續落地,為丹佛斯的能效和電氣化解決方案提供了巨大應用場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