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天說地)中蒙博覽會持續推進合作與共贏 于嘉 哈麗娜

 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國際會展中心內一個展區,34歲的岡卓力格一邊緊盯包裹著無人機的藍色球體,一邊用大拇指快速撥動遙控手柄。

 「第一次玩無人機足球,非常開心,很容易上手。」這名來自蒙古國烏蘭巴托一家羊絨企業的職員說。

 作為第五屆中國-蒙古國博覽會近6000名嘉賓和參展客商的一員,岡卓力格在工作之餘,會到其他展區走走看看。

 「兩年前第一次參展,對城市面貌印象深刻,這次看到空中飛車、會跳舞的機器人等高科技裝備,大開眼界。」他說,「我還在展會上幫種糧的朋友選訂了一台無人駕駛除草機。」

 為期5天的中蒙博覽會近日落下帷幕。其間,各重點經貿洽談活動共簽約32個項目,協議金額658.6億元。

 今年正值中蒙博覽會創辦十周年。十年來,博覽會展品從最初以農副產品、皮革製品等為主,到如今科技與綠色元素突出,折射出兩國經貿合作結構優化、能級提升的發展歷程。

 中蒙博覽會期間舉行的專場經貿商洽會上,現場簽約21個重點項目,總投資652.94億元,項目涵蓋新能源、新材料、數字經濟、跨境服務貿易等領域。

 參加商洽會的蒙古國一家企業負責人策仁說:「商洽會給我們搭建了信息對接、經貿合作的重要平台,我們將參與萬里茶道服務貿易平台項目。」

 博覽會的「朋友圈」積極拓展。本屆博覽會除蒙古國等東北亞國家參展外,還吸引中亞、東南亞國家,以及巴西、烏拉圭、肯尼亞、莫桑比克等南美洲和非洲國家參與。

 伊朗企業首次參展,帶來手工編織掛毯、地毯、陶瓷製品等。「我們的產品受到中國和蒙古國一些客商稱讚,也與他們初步達成合作意向,不虛此行。」伊朗參展商莫斯塔瓦說。

 博覽會上,海南省代表團圍繞自貿港封關運作背景,著重推介政策制度創新成果和重點產業發展機遇。江西省代表團與蒙方在基礎設施合作上尋求突破,重點探索智慧城市、清潔能源、數字經濟等領域合作新模式。

 「綠色」成為本屆博覽會一個突出元素。中蒙生態項目投資合作圓桌會促成5個中蒙生態合作項目簽約,涵蓋苗木馴化基地建設、生態旅遊綜合體規劃、苗木供應和生態綠化工程等關鍵領域,簽約金額近6000萬元。

 「我們將聯合各方加快簽約項目落地實施,為兩國企業在生態建設、技術交流、人才培訓等領域深化合作提供全流程服務保障,助力構建中蒙生態利益共同體。」內蒙古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武國慶說。

 近年來,中國通過與蒙古國合作建設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援建生態保護與修復示範區,推廣中國成熟植樹造林和防沙治沙技術及模式,積極參與蒙古國「種植十億棵樹」計劃。2024年12月,中國還通過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向蒙古國提供森林消防器材,提升其森林消防能力。

 中蒙博覽會還為促進中國與蒙古國等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人文交流發揮積極作用。

 特古吉是蒙古國庫蘇古爾省一所學校的美術老師,她帶著自己與學生們創作的油畫、牛皮畫等美術作品參展。「我第一次來中國,人們很友好,對我們的畫作也很感興趣,這幾天銷售了一多半。」特古吉說,她還與幾名中國的老師和學生加了微信好友,打算多交流繪畫技藝。

 這幾天,來自中國、俄羅斯、蒙古國、哈薩克斯坦的100多名青少年齊聚呼和浩特,參加為期4天的旅遊夏令營活動,他們通過研學交流、同台演出等方式增進了友誼。

 內蒙古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範麗君表示,借助中蒙博覽會這一重要平台,內蒙古積極加強與蒙古國等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人文交流,高校合作辦學、醫療團隊互訪、科技研發合作等不斷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