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是清代文學家蒲松齡的代表作,內容不外志怪故事。但其中的《地震》一篇,並非寫鬼寫妖寫仙的傳奇小說之類,而是敘事散文,真實地記錄了發生在康熙初年的 「曠古奇災」──大地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地震》開頭,就交代了這場大地震發生的年、月、日、時辰,是在一六六八年七月二十五日晚上十九點至二十一點間。
這一天,蒲松齡來了百里外稷下(今山東淄博市臨淄區)的表兄李篤之家作客,李篤之沽酒置菜盛情款待,弟兄倆在燈下淺斟慢酌,絮語家事國事天下事。
酒酣又談興正濃時,「忽聞有聲如雷,自東南來,向西北去。眾駭異,不解其故。」兩人愕然相一時不明所以,「俄而几案擺簸,酒杯傾覆,屋樑椽柱,錯析有聲。」
弟兄倆「相顧失色」。一陣後,判斷是地震,便飛步跑出戶外,以防房倒壓着了人 。「見樓閣房舍,仆而復起,牆傾屋塌之聲,與兒啼女號,喧如鼎沸。」「河水傾潑丈餘,雞鳴犬吠滿城中。」蒲松齡感覺「人眩暈不能立,坐地上,隨地轉側。」
約一個時辰後,方才稍微安定。蒲氏兄弟走去街市,但見「男女裸聚,競相告語,並忘其未衣也。」是說男女老少光着身子聚在一起,爭相訴說着地震發生時遭遇的險狀,地震突發又驚又怕,情急的緣故,都忘了穿衣裳呢。
以後又傳來了許多地震造成的「真非常之奇變」,諸如「某處井傾仄,不可汲;某家樓臺南北易向;枉霞山裂;沂水陷穴,廣數畝。」
這篇文章雖然只有三百五十餘字,但言簡意賅,真實地記錄了這場大地震的時間、地點;地震來襲的前兆;地震發生時景物的破壞、人與動物的驚恐;及震後所見所聞如房倒、山崩、地陷、水斷、人之惶急無謀……總之是,作者將地震經過和震中情狀,按時間順序一一呈現,危險迭現,驚心動魄。若非親歷親見,如何寫得出來?
據史料記載,這次地震的震級為八點五級,震中在山東南部的郯城、臨沂、莒縣一帶,屬我國歷史上有記載的最大一次地震。損失慘重,計有一百五十多個州縣受災,死亡的高達五萬人以上,倒塌的房屋無以計數,從當年幾部州縣誌的記載可見一斑:
《郯城縣誌》:「一時樓房樹木皆前俯後仰,城樓垛口、官舍、民房並村落、寺觀一時俱倒塌如平地,震塌房屋約數十萬間,真為曠古奇災。」
《莒州志》:「男女老幼死者共二萬餘人。」
《沂州志》: 「地震有聲,自西北來,響若雷,城郭、宮室、廟宇公廨一時俱毀,平地水深丈餘,井內湧水高數尺,山崩地裂。」
《諸城縣誌》:「山崩聲如雷,城郭、官民房舍盡壞,壓死在籍二千七百餘丁,地裂,湧黑水沙,與樹杪齊。」
《泰安州志》:「忽有白氣衝起,天鼓忽鳴,城隨大震,聲如雷鳴,音如風吼。勢若掀翻,樹皆仆地,城垣、房屋塌坍大半,城市、鄉村人昏露處。」
蒲松齡是這次特大地震的受害者,又是倖存者,把親身經歷及耳聞目睹的場景,寫成了《地震》一文,編入了《聊齋志異》,留下了一份彌足珍貴的地震史料,正可與正史記載相輔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