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一月二日電】(中新社記者 安英昭 裴心語)十二月下旬的北京,朔風正緊。東五環外一間排練場內,央華戲劇導演王可然忽而朗聲大笑。一眾演員目光隨之投向門口,只見一位身形壯碩的中年男子正闊步走來。他配合地摸了摸剛剃的光頭問:「看看我的新『髮型』怎麼樣?」掌聲和歡呼聲隨即點燃了現場氣氛。
這位風趣的「光頭大漢」,正是知名台灣演員趙文瑄。
趙文瑄被大陸觀眾所熟知,正是源自《大明宮詞》中的名場面──太平公主一見薛紹誤終身。
但「流光容易把人拋」,縱是趙文瑄,也繞不過歲月的痕跡。如今的他,體態發福、鬚髮漸白,接演的角色形象,也從風度翩翩變成了大腹便便。惟其心態一如既往的松弛,在觀眾驚呼「英雄垂暮」時,趙文瑄卻自嘲「酒窩尚在,只是豬顏改」。
已逾花甲的趙文瑄,如今在寧波鄉間獨居,與貓狗草木為伴。他說,從一九九三年踏入影視圈到二0一八年,自己幾乎都沒有真正休息過,演戲變成一種常態和慣性,甚至在一部戲演完之前,就已經知道下一部在哪裡演。「直到二0一八年,我養的第一隻貓咪回喵星(去世)了,我受到很大打擊,不想再工作,二0二0年又摔斷了腿,那時候對表演已經有點意興闌珊,覺得自己似乎該退休了。」
「直到王可然導演邀請我來主演《鰐魚》,話劇不但是一個新的體驗,也重新燃起我的創作動力。」趙文瑄透露,從藝三0多年來,自己直至今年才真正走上話劇舞台,首秀便是莫言的《鰐魚》,接著又幾乎無縫銜接到曹禺名劇《日出》。他坦言,《鰐魚》結尾男主角單無憚的一段十幾分鐘獨白,是演藝生涯最大的一個挑戰。
「一開始,我覺得這輩子可能都背不下來,因為台詞不是在講一個連貫的、有邏輯的故事。」趙文瑄說,後來導演給劇組放了一星期假,他回到寧波鄉下的家,一邊爬山、遛狗一邊背台詞。「有狗狗相伴,有山上的小徑和天光雲影,我把台詞跟我的心境結合起來,在放松自然的環境裡背下了這段非常大量的台詞。」
經過這次「初體驗」,趙文瑄在接到話劇《日出》的邀約時感到興奮而從容。多個版本的《日出》都沒有強調潘月亭是光頭形象,但因剛演過《鰐魚》,趙文瑄遂決定吃胖一點,再把頭剃光,以此來擺脫觀眾的既定感覺,通過誇大角色的詼諧感來增加戲劇張力。
導演王可然在聯排後評戲時說:「趙老師剛演完《鰐魚》(年終加演),但一見潘四的光頭,我就非常期待。果然,味道對了。」
真摯方為好演員
趙文瑄並非演藝科班出身。一九九二年,做了近十年空勤人員的趙文瑄,機緣巧合下出演李安執導的電影《喜宴》,自此轉行進入演藝界。早年間飛行於世界各地,從藝後又與不少國外演員對戲,趙文瑄對東西方藝術文化有了更深理解。
「東西方雖在表現形式和文化內涵上存在差異,但作為演員的體認和表演並沒有甚麼不同。」趙文瑄說,不同文化的內核固然不同,但無論東西方,人的情緒是相通的。好的演員和表演其實都是相似的,都是非常真摯的、發自內心的。
真摯往往於細節中流露。趙文瑄回憶起出演巴金名作《寒夜》改編的電視劇,為了更貼合原著,拍攝在低溫環境中進行。趙文瑄被凍得患了肺炎,劇組暫停拍攝。住院的一星期裡,他每天都會有罪惡感,只想著趕緊出院,反復說「我還年輕,還扛得住」。
曹禺戲劇牽兩岸
作為奔波於兩岸之間的演藝界名人,趙文瑄表示,希望兩岸未來在影視戲劇方面的交流更頻繁。「作為一種良性的、文化上的、民間的互動,我覺得這絕對是一件好事情,最好不要受到其他的甚麼因素影響。不光是我,兩岸只要是有藝術情懷和人文情懷的人,都希望能夠有更多、更密切的合作。」
二0二五年是曹禺先生誕辰一百一十五周年。談起這位大陸戲劇界巨擘,趙文瑄感觸頗深,並表示曹禺的作品在台灣也可謂家喻戶曉。憑藉《喜宴》嶄露頭角後,趙文瑄吸引了台灣知名演員歸亞蕾的關注,並邀請他出演自己製作的舞台劇繼續磨煉演技,扮演的角色便是《雷雨》中的魯大海。一九九六年,趙文瑄又在李少紅執導的電視劇《雷雨》中飾演大少爺周萍。彼時曹禺尚健在,趙文瑄得以當面拜訪。
趙文瑄還參演過萬方(曹禺之女)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香氣迷人》,「我和曹禺先生、萬方老師的家族還是挺有緣分的!」他說,自己年輕時曾希望飾演周沖,後來演了周萍,未來有機會還非常想演周朴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