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是「世界兒童日」。保護兒童權利、傾聽兒童心聲、將兒童對於更美好世界的構想納入城市建設與治理,已經成為中國城市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2021年發佈的《關於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到2025年,中國將在全國範圍內開展100個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試點,推動兒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
據《中國兒童友好城市發展報告(2024)》,截至目前,中國已有93個城市進入建設國家兒童友好城市範圍。到2035年,預計中國百萬以上人口城市開展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超過50%。
作為一座從藍圖到實景的高水平現代化城市,雄安新區設立7年多來,始終堅持兒童友好理念。
「這種泡在水中的華土塊能夠給芽苗植物提供營養,幫助它們長大,是不是非常神奇呀?」近日,在雄安新區容東片區雙文社區享趣智匯館,志願者正在給21名來自雄安容和朝暉幼兒園中班的孩子們講解植物生長過程。
從2023年10月起,享趣智匯館免費開展繪本閱讀、生態種植、非遺體驗、書法學習等各類活動,接待兒童2000餘名。
據雙文社區黨總支書記張豔介紹,這座享趣智匯館以及隔壁的航天科普館,是雙文社區集中打造的兒童活動空間,也是附近幼兒園和小學的第二課堂,孩子們從校園步行五分鐘即可抵達。
在二層雄芽種子展示區,社區居民婁彩霞抱著她一歲半的小外孫,隨著幼兒園的隊伍一同參觀。展示牆上分佈著豆角、茴香、紅高粱等近20種植物種子。展示牆下方還有兩排恆溫箱,生長著許多無土植物,其中有些才剛發芽,有些已長成10厘米高的綠色幼苗。
「天暖和的時候就帶著孩子在戶外,冬天冷,我們幾乎每天都來這裡,跟著聽聽。昨天才上過早教課,老師帶著講故事、做遊戲、唱兒歌,孩子可喜歡了,都不願意走。」婁彩霞說,自打半年前來這裡上課,孩子的語言能力和動手能力都有顯著提升。
「社區、學校、家庭是兒童生活中最常見最熟悉的三個場景,兒童成長離不開三方的協作互助。自回遷開始,社區便同幼兒園、中小學校緊密聯動,與有孩子的家庭積極互動,從社會政策、公共服務、權利保障、成長空間、發展環境五方面助力兒童友好發展。」張豔說。
世界兒童日當日,雄安容和金源小學學生來到雙文社區航天科普館參與講解培訓。「火箭靠什麼加速?衛星是做什麼用的?空間站裡有什麼?」這些問題,小小講解員們都可以解答。
「航天科普館是學校的科普基地,從2024年3月和社區共建開始,每週六都會派兩名學生到航天科普館義務講解,共有30餘名學生參與過這項活動。」雄安容和金源小學德育主任李靖玉說,學校還組織了無人機大賽、航天模型製作、太空長廊共繪等多項特色科技活動,為兒童創造多元發展機會。
目前,雄安新區已建立起鄉鎮、社區75所基層「知心家庭學校」,讓學生「以社區為家」,讓家長「以社區為校」,促進家校社協同育人、正向反饋。
2023年寒假以來,雄安新區33所中小學校總共開展8期寒暑假免費託管試點服務,參與學生超4.8萬人次,提供100門以上精品課程。此外,新區新建片區還在5所普惠幼兒園開辦了託班,提供180個2至3歲普惠託位,逐步解決雙職工家庭帶娃難題。
這些只是中國推動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縮影。上海市打造「一江一河」兒童友好濱水空間,廣州市少年兒童圖書館繪就公共文化服務新圖景,深圳市兒童友好博覽會賦能產業發展……越來越多的地方都開始注重從「1米高度」視角制定實施社會政策、健全完善公共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