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訊】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10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上升0.60%,按月上升0.03%;至今年10月為止的十二個月,綜合消費物價平均指數較一年前同期(2023年11月至2024年10月)上升0.26%。
與去年同月比較,10月食物及非酒精飲品大類價格指數上升0.70%,主要是外出用膳及外賣收費上揚所帶動,而住屋租金調升,亦使住屋及燃料大類上升0.33%;各大類指數中,煙酒(+2.48%)和康樂、體育及文化(+2.35%)的按年升幅較明顯。另一方面,資訊及通訊(-2.57%)和衣履(-1.07%)大類的價格指數則下跌。甲類及乙類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分別上升0.52%及0.66%。
與9月比較,10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上升0.03%。食物及非酒精飲品大類的價格指數按月上升0.08%,主要是蔬菜售價、外出用膳及外賣收費調升;衣履(+1.30%)和雜項商品及服務(包括個人護理、保險和首飾及鐘錶等,+0.92%)亦錄得升幅。另一方面,電力價格和機票售價下調,令住屋及燃料(-0.27%)和運輸(-0.17%)大類的價格指數按月下跌。甲類消費物價指數按月微跌0.01%,乙類則上升0.05%。
至今年10月為止的十二個月,綜合消費物價平均指數較一年前同期上升0.26%。各大類價格指數中,錄得較大升幅的有雜項商品及服務(+1.99%)、康樂、體育及文化(+1.60%)和教育(+1.17%),而資訊及通訊(-2.51%)和運輸(-1.85%)的價格指數則下跌。甲類及乙類消費物價平均指數分別上升0.21%及0.29%。
今年首十個月綜合消費物價平均指數按年上升0.26%;甲類及乙類消費物價平均指數分別上升0.20%及0.30%。
統計暨普查局編製了三個系列的消費物價指數,以反映商品/服務價格的變動對不同開支組別住戶的影響。甲類及乙類消費物價指數分別涵蓋約50%和30%的住戶,每月平均開支分別為11,000至35,999澳門元及36,000至71,999澳門元,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涵蓋上述所有住戶;當中住屋及燃料、食物及非酒精飲品和運輸大類佔住戶的開支比重較高,權數分別為34.47、29.47及8.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