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二零二五年度十大科普熱詞 大模型人形機器人入選

 【香港中通社十一月二十一日電】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廿一日發佈二零二五年度十大科普熱詞。大模型、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智能體等新興詞彙亦入選。

 其中,就「大模型」一詞,中國科普作家協會解讀稱,指一類多基於深度神經網絡構建、具有海量參數的人工智能模型。包括大語言模型、視覺大模型、多模態大模型以及面向科研的科學大模型等,具有參數規模大、訓練數據體量大、計算資源需求大等特點,能夠處理文本、圖像、音頻等多種類型的信息。二零二五年,ChatGPT、DeepSeek、豆包等大模型產品在科學研究、日常辦公以及各行業應用場景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也推動科普向個性化、定製化、交互式方向發展。如何在確保安全、可靠和可控的前提下,更好地利用大模型賦能科普,是新時代科普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命題。

 關於「人形機器人」,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指,這是一類在外觀結構和運動方式上盡量接近人類、能夠模仿人類行為的機器人,通常具有與人類相似的軀幹、四肢等身體結構。

 入選二零二五年度十大科普熱詞的還包括:全國科普月、科學家精神、創新文化、工業遺產、場景創新、科幻產業。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表示,這十個詞從科技、文化、社會等維度,綜合勾勒出二零二五年中國科普事業發展、科技前沿動態、科學傳播與社會文化融合的整體態勢和核心方向,是當下以及接下來一段時間科普創作者應該重點關注的方向和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