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十一月十四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張明臻)「同心治港!共創未來!當選!當選!當選!」
香港特區立法會換屆選舉進入不足一個月倒計時,政府十一日起舉辦共三十九場選舉論壇。十四日,論壇進行到第四日,九龍中地方選區論壇、新界東南地方選區論壇分別於上午和下午舉行。
九龍中選區有六名候選人,按編號順序分別是李超宇、楊諾軒、楊永杰、李慧琼、丘燿誠、譚莉儀。新界東南地方選區有五名候選人,按編號順序分別是葉傲冬、李貞儀、方國珊、張美雄、陳志豪。
香港市民對於選舉的飽滿參與感,早已超越投票日當天的畫票瞬間。兩場活動開始前三十分鐘,前來參與的市民就早早候場,老街坊戴著老花鏡比對不同候選人的民生承諾,年輕夫妻推著嬰兒車討論區域規劃。
進場後,每位候選人都有自己團隊的「應援色」。現場逾百名選民入場,亦有少數族裔來參與。候選人主動到觀眾席與選民互動,抓緊每一分每一秒的拉票時間。
論壇正式開始,首環節,各候選人抓住黃金二百一十秒,開宗明義介紹各自政綱。有候選人從香港整體經濟出發、有候選人專攻地區民生、有爭取連任的候選人打經驗牌、亦有候選人希望抓住「中產」這個最大打工仔群體的心。
第二和第三環節分別是問答及辯論。九龍中作為主要居民區,各候選人需解答將如何協助政府「精準扶貧」、以及如何在吸引國際人才的同時,保障本地人才上升空間。候選人分別提出隔代貧窮、跨界合作識別扶貧對象、保障就業、針對假學歷設電子鑒定平台等解決方案。
辯論環節則圍繞啟德體育園及周邊如何更好發展展開。「新丁」譚莉儀質疑園區沒有與九龍整體「打包」,又指另外五位對手雖有經驗,但政綱模式一如既往,她可以帶來新的想法。李超宇「回擊」,稱九龍整體發展正在推進,其他候選人政綱令人熟悉,事實上是因為政綱實際,希望她多留意社會現況。
新界東南地方選區論壇圍繞中共中央「十五五」規劃建議,香港如何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張美雄強調自己是唯一在介紹政綱時加入「十五五」規劃建議內容的,迅速背出「當中四十六次講到科技、六十八次講到創新、六次講到新質生產力。」他認為大灣區一起合作,互補長短,發揮協同效應。
辯論環節再起「火花」,圍繞區內如何平衡生態保護和旅遊發展,張美雄建議將高生態價值區域劃為保護區,實施預約與人流限制,並問陳志豪西貢有多少島嶼。陳志豪直言「我覺得這個問題完全沒意義,完全可以上網查到」,他強調發展與保育並非對立,更指責任不在旅客。
頭腦風暴環節後,論壇在每人最後六十秒的總結中結束。
不同於西方選舉的激昂演說,香港獨具特色的民主生態,浸潤華人社會的社群智慧。候選人將艱深政綱熬成通俗口訣,告別攻訐,聚焦民生,敢言、專業、做實事,吹起拼政綱、拼方案的務實新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