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者言)懸案告破背後的堅守與正義 承鈺
對於「是否算自首」的疑問,從程式上看,嫌犯雖主動聯繫警方,但核心證據已通過DNA鎖定,其行為更偏向「證據確鑿下的認罪」,而警方暫時放其回家,是基於「無逮捕理由」的合規操作,雖存在爭議,但並未影響最終破案。
這起懸案的偵破,離不開警方的堅持,更讓人動容的是受害者家屬的漫長堅守。死者丈夫高羽悟為保留案發現場原貌,二十六年來一直租下案發房屋,累計租金高達約一百一十萬港元(折合四百四十萬臺幣)。他始終未再婚,常年參與申訴活動,推動日本刑事案件追溯期改革,更持續提醒社會「尚有沉冤待雪」。在接受採訪時,他特意提到那位重啟調查的新刑警,言語間滿是感激──對家屬而言,遲來的正義雖無法挽回逝去的生命,卻足以慰藉二十六年的煎熬。如今,死者的兒子最關心的仍是作案動機:「一個生命消逝,一個家庭破碎這麼多年,沒有理由實在太無奈。」
值得一提的是,按日本傳統,凶宅通常會被打掉重蓋,但高羽悟的堅持讓案發現場得以完整保留,間接為DNA比對提供了基礎。這起案件也打破了「日本警方對懸案不作為」的偏見:影視劇中的神探固然是藝術創作,但現實中,正是無數刑警對舊案的「不放棄」,才讓塵封的真相得以重見天日。
二十六年的等待,最終以正義落幕。這起案件不僅彰顯了DNA技術在刑偵中的重要作用,更印證了「事在人為」的道理──無論是警方的執著追查,還是家屬的堅守不放棄,都是推動正義到來的關鍵力量。而安福久美子的作案動機,仍有待進一步調查,這或許是給受害者家屬最後的交代,也是對這起跨越四分之一個世紀懸案的完整落幕。(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