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豎店」吸引海外從業者 微短劇成全球「香餑餑」

 【中新社金華十一月一日電】(董易鑫)「我們已經在橫店製作了一部豎屏微短劇,計劃在拉丁美洲市場投放。」十一月一日,在浙江金華東陽市橫店,來自烏拉圭的編劇瑪麗(Mary)透露,她的創作庫中儲備了來自西班牙、美國、葡萄牙等地的多個IP故事,未來她和團隊會以此為素材開發更多微短劇項目,作品將在中國乃至全球範圍內播出。

 十月三十一日至十一月二日,二0二五橫店影視節在橫店舉行。在二0二五橫店影視節期間舉辦的中國(橫店)國際影片交易會暨第二十八屆全國影片推介會現場,包括瑪麗在內的多位來自美國、法國、意大利、加拿大、西班牙、新西蘭等十一個國家(地區)的外交官、影視專業人士受邀來此,圍繞影視作品國際傳播、AI(人工智能)賦能創作、內容創新與合作機制等話題展開交流。

 「在南非,有非常多觀眾想要通過中國的影視作品了解中國。如何讓這些作品被準確翻譯、被不同語種的觀眾真正理解,是國際傳播面臨的重要挑戰,也是我們要做的事情之一。」現場,來自南非的影視行業從業者朱迪(Judy)坦言。

 此行,朱迪帶著項目尋求合作。她介紹:「我的搭檔是一位導演兼編劇,我們曾以測試形式在四十八小時內拍攝完成了一部短片。接下來,我們計劃在橫店尋找更多合作夥伴,助力這種快節奏創作模式更加成熟,同時希望與更多業內人士攜手,打造面向國際觀眾的短片項目。」

 近年來,中國的微短劇憑藉跌宕的劇情、高頻的反轉和密集的「爽點」設計,吸引著全球觀眾的目光。集聚了二千多家影視企業的橫店因能夠滿足場景、服裝、器材、群演等影視全產業鏈各環節的需求,成為微短劇創作熱土,收穫「豎店」頭銜,吸引海內外不少從業者來此發展。

 「微短劇作為文化出海『新三樣』之一,其海外傳播潛力已被市場驗證。目前,東陽部份影視公司正採用『中國班底+外國演員+全球發行』模式製作微短劇,並取得一定成績。」東陽市市長任魁說,據測算,在橫店拍攝微短劇的整體製作成本較海外同類項目可降低六成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