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方大部已入冬

 【香港中通社10月31日電】中國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高榮10月31日在新聞發布會介紹,從季節進程監測看,目前,中國北方大部地區已進入冬季。

 據介紹,今年與常年同期相比,東北地區南部、華北東部和南部、西北地區東南部、華中西北部及山東中東部、貴州中部、新疆西北部等地入冬偏早5天以上,其中華北地區東南部、山東中東部、河南西部、湖北西部、貴州中部等地偏早10至20天,局地偏早20天以上;黑龍江西北部、吉林東部、內蒙古中東部、西北地區中部、四川中西部、西藏東部等地偏晚5至20天,局地偏晚20天以上。

 10月以來(截至10月29日),全國平均氣溫11.1℃,接近常年同期。月內,氣溫「前暖後冷」,上旬氣溫為歷史同期最高,中下旬轉為偏低。10月上旬南方地區出現「秋老虎」高溫過程,江西、福建、浙江、湖南等地的部份地區日最高氣溫超過38℃。

 降水方面,10月以來,全國平均降水量51.5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51.8%,為歷史同期第三多。

 高榮表示,截至2025年9月,赤道中東太平洋處於ENSO(厄爾尼諾與南方濤動的合稱)中性偏冷狀態。綜合國內外數值模式和近期海洋大氣演變特徵,預計秋季後期進入拉尼娜狀態(指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表溫度大範圍持續異常變冷的現象),並持續至2026年初,隨後轉為ENSO中性狀態。根據預測,此次拉尼娜狀態的持續時間較短,因此形成拉尼娜事件的概率較低。

 本月21日,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氣候預測中心(CPC)公佈最新一期報告(數據截至2025年10月9日),10月至12月發生拉尼娜現象的概率至超過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