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在少數民族文化保護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今天我們在學校裡見到學生們學習的課程,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10月28日,來自拉美18個國家的21名記者、編輯等媒體從業者在參訪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巴宜區中學後,哥斯達黎加《國家報》記者塞爾吉奧·拉臘對中新社記者說。
據巴宜區中學校長建鋒介紹,該校是公辦初級中學,現有學生1296人,多來自巴宜區各鄉鎮的農牧民家庭,其中1216名學生因學校距家較遠,選擇住校就讀。全校藏族學生佔比95%,此外還有回族、門巴族、珞巴族學生。
塞爾吉奧·拉臘是西班牙籍,他說,巴宜區中學擁有非常完善的教學設施,規模也非常可觀。看到孩子們學習藏語、漢語、扎念琴還有傳統舞蹈,讓他想起自己的學生時代。「我讀的是一所私立的教會學校,我所生活的歐洲,很多國家並沒有如此健全的教育基礎設施。」
他說:「孩子們所體現出的那份純真和熱情,能够感受到他們在學校裡快樂學習、成長。」
塞爾吉奧·拉臘還談到,中國作為一個多民族大國,主張民族之間共同發展、相互融合。「中國為少數民族的孩子們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機會,讓山區或相對落後地區的孩子們到這裡學習,享受這些公共教育資源。」他說,中國通過這樣的教育政策,來實現少數民族群體加入到整個國家的發展復興當中。
在學生們的舞蹈課上,來自多米尼加共和國《全景報》記者朱安·馬托斯快速加入其中。第一次來西藏的她稱,在這所學校感受到了老師和同學之間互助、關愛。
朱安·馬托斯認為,一路上所見的西藏是非常積極、正面的,「作為媒體從業者,我要將在這裡所見到的,傳播到我的國家,以及我所能接觸到的媒體。」
來自阿根廷《十二頁報》的編輯塞巴斯蒂安·卡松則在巴宜區中學操場體驗了在海拔近3000米高原踢足球的感覺。「足球在我們國家是一項非常重要的體育運動,也是塑造一個人成長的重要項目。我注意到在這所學校,學生們可以在非常優質的球場上踢球,這對於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發展非常有利。」
他認為,中國十分重視教育,「來到西藏之後,我注意到當地的學校能够對多民族的學生進行系統的教育,並且學校的建設理念、教育理念,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
塞巴斯蒂安·卡松說,學生們的傳統舞蹈和扎念琴等文體活動讓人印象深刻,「他們非常享受校園生活,能感受到他們在這些文體活動中的快樂和熱情。」◇(中新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