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會審議通過「十五五」規劃建議 習近平向全會作說明

 【中新社北京十月二十三日電】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於十月二十日至二十三日在北京舉行。全會於二十三日發佈公報。

 出席這次全會的有,中央委員一百六十八人,候補中央委員一百四十七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和有關方面負責同志列席會議。黨的二十大代表中部份基層同志和專家學者也列席了會議。

 全會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作了重要講話。

 全會聽取和討論了習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託所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習近平就《建議(討論稿)》向全會作了說明。

 全會充份肯定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央政治局的工作。全會高度評價「十四五」時期中國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

 全會指出,「十五五」時期中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複雜變化,中國發展處於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完整產業體系優勢、豐富人才資源優勢更加彰顯。

 全會提出了「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強水平大幅提高,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升,人民生活品質不斷提高,美麗中國建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國家安全屏障更加鞏固。在此基礎上再奮鬥五年,到二〇三五年實現中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大幅躍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全會提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強大國內市場,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增強高質量發展動力。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開創合作共贏新局面。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優化區域經濟佈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實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美麗中國。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標,高質量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全會強調,促進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大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全會強調,治國必先治黨,黨興才能國強。管黨治黨越有效,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就越有力。

 全會分析了當前形勢和任務,強調堅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全會決定,增補張升民為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全會按照黨章規定,決定遞補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于會文、馬漢成、王健、王曦、王永紅、王庭凱、王新偉、韋韜、鄧亦武、鄧修明、盧紅為中央委員會委員。

 全會審議並通過了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關於唐仁健、金湘軍、李石松、楊發森、朱芝松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的審查報告,審議並通過了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關於何衛東、苗華、何宏軍、王秀斌、林向陽、秦樹桐、袁華智、王春寧、張鳳中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的審查報告,確認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的給予何衛東、苗華、唐仁健、金湘軍、何宏軍、王秀斌、林向陽、秦樹桐、袁華智、王春寧、李石松、楊發森、朱芝松、張鳳中開除黨籍的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