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州十月十九日電】(作者鄭江洛)金秋十月,福建福清海口鎮三華農業園內果香四溢。正值芭樂與百香果的豐收採摘季,周末的果園裡遊客絡繹不絕,體驗採摘水果的樂趣。
來自台灣的新農人廖健強穿梭在四百畝芭樂果園間,指導工人採收。
二零一零年,來自台北的廖健強帶著農業技術跨海而來,二零一五年從「技術推廣者」轉型為「農場實踐者」,在三華農業園主要負責水果種植與日常管理工作。
「我從台灣引進的水晶芭樂和珍珠芭樂原株,在精心培育下,現在已是農場的『拳頭產品』。」廖健強說,台灣品種憑藉脆嫩口感和綠色品質,售價高於市場同類產品,走俏高端市場。
二零二一年,機緣巧合下,廖健強與福清三華農業有限公司合作,成為一名「農場主」,將台灣優良水果原株與成熟的休閑農場經營理念同步帶來大陸。
「品質比產量更重要。」這是廖健強常掛在嘴邊的話。他將台灣綠色有機農業模式因地制宜落地福清:採用物理防治、生物製劑等綠色防控技術,減少對化肥農藥的依賴。
在這片土地上,傳統農耕與現代科技碰撞出火花。在廖健強看來,「大陸土地資源廣闊,加上台灣農業技術,有條件種出優質水果。」
三華農業園佔地四千三百八十畝,是包含水稻、水果種植的綜合性農場,其中六百畝台灣水果採摘園是廖健強的「主戰場」。
十多年來,廖健強見證了大陸農業的「科技加速度」:農業園內的水稻種植已實現全自動化,就連打藥環節早在幾年前就啟用無人機作業,與人工相比,效率大幅提升。
「科技賦能讓農業生產更高效。」不僅如此,廖健強還觀察到,如今,當地不少年輕人接手家庭農場,他們對新事物接受度高、學習速度快,這讓廖健強看到了農業發展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