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載光陰浴火,歷史予未來重生。走進「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主題展館,一張張舊照、一段段文字躍動眼前,成為歷史的拱門,我不由自主走進那段崢嶸歲月。
銘記歷史,是智慧星火的燎原。展覽中,從「九一八」事變抗日民族的烽煙到七七盧溝橋事變的槍響,從南京大屠殺的悲壯到平型關大捷的喜悅,從淞滬會戰的呐喊到百團大戰的衝鋒,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路過多少的風雨和喜悲。它既是一篇艱苦卓絕、奮發圖強的壯麗史詩,也是一簇汲取智慧、照亮前路的燦爛火種。它告誡我們,在痛定思痛中啟悟前路,在自立自強中砥礪筋骨。
緬懷先烈,是血脈風骨的傳承。民族興亡,匹夫有責,當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正因如此,澳門這片土地上也湧現出許多英雄先烈。林耀,澳門的一位空軍教官,一九四四年六月二十六日,他率領空軍第五大隊十一架戰機沿湘江掃射日軍運輸船只,激戰中壯烈犧牲。梁捷,澳門四屆救災會回國服務團第三隊成員。一九三九年十月三日,他和四名東江遊擊隊員,在炸毀觀瀾附近一座木橋的任務中遭日軍機槍掃射彈犧牲。這是偉大的抗戰精神,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歷史財富。作為祖國的新一代青年,我們緬懷,是為了更好的傳承。看著先輩們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姿態,我們當自覺接過先烈們的旗幟,在新時代春風裡高揚!
珍愛和平,是共創未來的宣言。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華民族以自身偉大的民族犧牲,換來了今日安逸的和平。而歷史的長河說明,和平並不是堅不可摧的,和平來之不易,一聲槍響,一刀一劍,和平也許就再度破滅。正因如此,珍愛和平,守護和平成為歷史賦予我們共同的責任。當今中國提出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是對歷史的莊嚴承諾,也是對和平的堅決守護。新時代裡,和平的白鴿銜枝而來,落在我青年的臂膀上。我們當不負重任,同守和平。
開創未來,是民族復興的使命。從落後挨打到自立自強,從屈辱苦難到民族復興,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都是為了開創更好的未來。這次展覽我學到了許多:是歷史教訓,是民族自豪,是愛國激情。凡此種種,都將化為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石階,啟發我們以史為鑒,把握機遇,書寫偉大復興新華章。
八十年,能成為泛黃的歷史,更能獲得偉大的新生。抬眼展望,正午陽光耀眼,車水馬龍,高樓聳立,是歲月靜好的畫卷。而和平的火炬不朽,將代代傳承,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