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留言)中秋花燈憶舊  海浪

炎夏未去,中秋已經降臨,全澳各景點及大小休憩區,都布置了繽紛靚麗的花燈,把澳門打扮得漂亮妖嬈,充滿節日氣氛。禮品文具店,也適時推售花燈,各式各樣的中秋花燈,琳瑯滿目,美不勝收。

如今商店出售的花燈,都以塑膠製造的為主,傳統的紮作花燈,乃是少數的貴價貨品,其中的兔仔燈,更成了代表澳門的花燈。也是吾輩最熟悉的中秋花燈。

小時候,每當中秋臨近的晚上,就會有小孩上街玩燈,提着點了蠟燭的紙紮花燈,在街上逡巡,專找幽暗漆黑的角落去「探險」,就是吾輩中秋的一大樂趣。然而,那時的澳門家庭,大都並不寬裕,鮮少給孩子中秋買花燈,孩子們便自己動手,有人造得精緻亮麗,有人就地取材,把柚子皮挖幾個洞,合起來就成了花燈。而我家則基本不買花燈,兒時的花燈,是母親買元寶香燭月光衣時,紙紮舖的贈品,且每年都是那個平平無奇的楊桃燈,只有一年獲贈鯉魚燈,便覺得非常珍貴、非常美麗,還提上街遊玩,也慶幸沒有燒了才回家。

在芸芸眾花燈之中,最受孩子喜愛的,就是兔仔燈,拖着上街逡巡,例必引來眾多目光。某年,某長輩送我個可愛的兔仔燈,我帶上街,與玩伴比較誰的兔仔更可愛,更漂亮。我拖着兔燈在凹凸不平的石仔路上慢慢而行,可是,兔子經不起劇烈顛簸,因燭火搖晃而燃着了兔「毛」,幸得兄長及時撲滅,兔子才幸免於難。而燒毀花燈,是那時中秋常見之事。之後,我為了保護兔仔燈,便不再點蠟燭,兔仔燈亦變成了我的玩具,我的寵物,我與牠共處了幾個月後,至出現殘破時才萬般不捨地丟棄。

吾兒幼時,丈母娘每年中秋,都送塑膠燈籠給孩子,但孩子卻不太愛玩,今天,孩子已然長大,不再玩燈籠了。玩燈籠就更不是如今新世代孩子熱愛的玩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