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者何人)廬山煙雨浙江潮   李蕭錕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還来無別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這是蘇軾的禪悟詩,「廬山煙雨」和「浙江潮」,歷來一直是中國詩人墨客經常吟詠的景致對象;廬山煙兩在唐代慧遠禪師的 <廬山記> 中,曾有「日照香爐生紫煙」及「廬山秀出南斗旁,屏風九疊雲錦張」等名句,都極膾炙人口;而錢塘大潮亦傳誦久遠,柳永的「怒濤捲霜雪,天塹無涯」,及周密<觀潮>文中的「玉城雪嶺際天來,吞天沃日,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將潮水的宏闊氣勢與觀潮的場面盛況摹寫無餘。

所以,廬山煙雨幻化如夢之奇美,與錢塘捲潮難見之稀有,都會教人生「未到千般恨不消」之嘆,然而,見過之後又如何?蘇東坡輕描淡寫,以「無別事」一語帶過,並重覆首句「廬山煙雨浙江潮」,看似平常,卻透露出一種悟道的禪機。

 《五燈會元》收錄青原惟信禪師的話:

「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大眾,這三般見解,是同是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