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九月一日電】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八月二十九日裁定,美國總統特朗普批准對多國徵收關稅時援引的法律並未賦予其徵稅權力。特朗普拒絕承認該裁定結果,並宣佈將上訴至最高法院。
美媒認為,這一裁決對特朗普政府激進的貿易政策是沉重打擊,美國國內圍繞關稅政策的司法爭議與意見分歧仍將給國際貿易帶來極大不確定性。
據報道,特朗普政府今年一月上台後援引美國《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以不經過國會批准、直接頒佈行政令的方式出台一系列加徵關稅措施。美國國際貿易法院五月裁定此舉違法。隨後,特朗普政府向聯邦巡回上訴法院提起上訴。八月二十九日,聯邦巡回上訴法院以七比四的投票結果維持了之前國際貿易法院的裁決,認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並未授予特朗普實施「芬太尼關稅」和「對等關稅」的權力。
法院裁決書顯示,《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授權總統在緊急情況下頒佈某些經濟措施,以應對「異常和特殊威脅」,其授予總統監管進口的權力,但並不意味著授權總統通過發佈行政命令徵收關稅。美媒提到,過去五十年間,美國總統經常援引這項一九七七年出台的法律對其他國家實施經濟制裁,但此前尚無一位總統使用該法對外徵收關稅。
該裁決十月十四日之前不會生效,以便特朗普政府向美國最高法院提出上訴。特朗普在判決公佈後批評上訴法院「極具黨派性」,宣稱這一裁決對美國是一個「災難」,「如果任其成立,這項決定將徹底摧毀美國」。
據美媒報道,在八月二十九日提交給法院的一份聲明中,美國政府內閣部長們要求法院立即暫停針對政府的任何裁決,直至最高法院作出終裁,否則將帶來「毀滅性的可怕後果」。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和國務卿魯比奧警告稱,裁定總統的關稅政策非法將「引發嚴重的外交尷尬」,使與歐盟、日本、韓國等地區已進行數月的談判化為泡影,並可能促使其他國家採取報復措施。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則表示,不利的裁決將「向世界發出一個信號,即美國缺乏捍衛其自身經濟和國家安全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