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天津八月三十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陳卓儀)二0二五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八月卅一日至九月一日將在天津舉行,世界秩序急劇變化的當下,上合峰會重新回到中國主辦,成為外界觀察大國關係、區域發展的重要窗口。受訪學者分析本次峰會有三大看點,包括峰會角色、內部機制改革、中印關係。
成立於二00一年的上合組織,實現了從六到廿六的發展。廿四年來,從成立之初的六個創始成員國,上合組織發展成為覆蓋亞歐非廿六國(十個成員國、兩個觀察員國、十四個對話夥伴)的「大家庭」,構成世界上幅員最廣、人口最多的區域合作組織。
今年將有二十多位外國領導人和十位國際組織負責人聚首天津。據中方介紹,峰會將總結成功經驗、擘畫發展藍圖、凝聚合作共識。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劉宗義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分析,天津上合峰會最大看點是,這是上合組織擴員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峰會,特別是中國、俄羅斯兩國領導人共同出席;上合組織對於世界秩序的穩定和將來世界秩序的形成,將發揮積極作用。
第二看點則是,本次峰會能否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推動內部改革,特別是涉及反恐、經貿合作等關鍵領域的表決機制,從全體成員一致同意改革為多數同意。劉宗義分析,因為印度的加入,使得上合組織在過去多年淪為「清談館」,不能積極發揮主導性作用,改革的關鍵是要讓組織更好地運轉。
上海合作組織防長會議六月在山東青島落幕,會後一些印度媒體單方面聲稱,印度因在恐怖主義問題上存在分歧而拒絕簽署聯合聲明。劉宗義說,過去幾年,特別是因為印巴關係,印度將反恐矛頭引向巴基斯坦,對於上合組織的反恐事業形成了一定的阻礙。
天津峰會是中方今年最重要的元首外交和主場外交活動之一,峰會期間,將有多場雙邊活動密集舉行。其中,印度總理莫迪出席上合組織峰會,將是其七年多來首次訪華,有分析將此視為中印關係緩和的跡象。
劉宗義說,莫迪參會,表明印度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中印關係的緩和,但這對於中印關係有多大的推動,仍要觀察。「印度仍然把中國作為最大的威脅,莫迪參加上合峰會,是帶有交易性的,在姿態上向美國表明有可以依靠的夥伴,這是在利用上合組織撬動美國特朗普政府對印度態度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