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遊蹤(三)  圖文/平川

 導遊見無量寺關了門,於是便介紹大家到無量寺附近的一條名為「塞上老街」的地方去閒逛,那裡是一條具有明清建築風格的仿古街道,也是呼市的發祥地之一。街上有不少售賣土特產的商舖,如駝肉、莜麵和馬奶酒等,筆者也買了一包酸奶糖做手信。塞上老街的廣場很寬敞,孩子可以在那裡學溜冰,也有居民在遛狗,非常熱鬧。遊完老街,團隊被安排去吃東北菜,菜肴多是油膩和偏辣的,也有生吃的蔥蒜,也算是見識了。

 翌日早餐後,團隊乘車前往包頭市的希拉穆仁草原。包頭市位於內蒙古的西南部,北臨戈壁沙漠與蒙古國接壤,南靠黃河河套平原,是我國北方的工業重鎮,以冶金、稀土、機械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城市,也是全國的物流樞紐,屬內蒙古自治區區域的中心城市。旅遊車穿越蘊藏豐富銀礦、鐵礦、玉石礦、稀土等自然礦藏的陰山山脈,旅客可沿途觀賞內蒙古的高原風貌,和感受草原的遼闊。

 希拉穆仁蒙語意思是「黃色的河」,俗稱「召河」,因河畔有清代喇嘛召廟而得名,清廷把召廟賜名「普會寺」。「普會寺」建於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寺內雕樑畫棟,頗為壯觀,是呼和浩特席力圖召六世活佛的避暑行宮,是典型的高原草原。夏秋時節,綠草如茵,鮮花遍地,近年當地政府更不斷投資建設,接待設施相當完善,成為內蒙古著名的旅遊熱點。那天團友在草原上可以選擇騎蒙古馬或乘駱駝,也可以乘坐勒勒車,遊覽草原風光。

 之後團隊前往已有400多年歷史的紅格爾敖包旅遊景區參觀,它位於希拉穆仁草原的最高點,陰山的北麓,大漠之南,佔地570畝,屬於國家3A級旅遊景區,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風雨滄桑幾百年,這座蒙古民族神聖的殿堂,依然庇佑著這片草原上的民族和牲畜,是蒙古人祭祀祈福或舉辦活動的聖地。據說從前每次在蒙古大軍出征前,他們都會率領部眾到紅格爾敖包來祭祀的,他們通過祭祀來祈求長生天保佑蒙古大軍旗開得勝,所向披靡。

 接下來是自費項目,團隊到希拉穆仁草原上,紅格爾敖包山下去欣賞一場精彩的騎術表演,名為《漠南傳奇》。那場騎術表演劇,動員了50多名青年馬術演員,以大型的實景演出,一個馬背上的民族,一部貫穿古今的漠南傳奇,把縱馬飛奔、箭飛弓鳴,都表演得淋漓盡致,為觀眾呈現出一場五彩繽紛的視覺盛宴。當表演結束後,觀眾們還是意猶未盡,回味著剛才精湛的馬術表演,節目雖然是自費,但認為也是值得的。

 午餐享用草原特色美食「手扒肉」,味道很不錯,由於要用手去食,所以筆者就不便去拍照了!下午團隊被安排入住草原上的假蒙古包,那裡一般的設備都是齊備的,唯一是沒有熱水供應。記得七年前的經驗,那次被分派的蒙古包也是沒有熱水供應,而廁所的下水道就不時傳出臭味;今次被分派的蒙古包,仍舊無熱水,但廁所卻沒有臭味,總算有了少許進步了。◇(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