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熟日常)帶孩子逛書展  安好

不久前結束的書市嘉年華,其中一天請來了嘉芙姐姐,至少過去五年在港澳長大的幼兒應該都知道她。收到消息便帶着孩子去追星,雖說人流比我想像中略少,但也算場面熱鬧、座無虛席。

除了嘉芙姐姐的活動,我還參加了一場繪本的新書發布會,不外乎是嘉賓剪綵和作者分享。即使內容精彩有趣,通常只有作者親友到場支持,很少陌生讀者赴會。

數年前去過香港書展,偌大的場地需要人流管制。因為不喜歡人擠人,所以只去過一遍香港書展開眼界,倒是喜歡逛澳門的書展,悠閒舒適。

我的感受略為自私了。書在書店好端端,勞師動眾被搬到展覽去,都不過為了人流多、消費大。看新聞得知書展銷情不理想,心裏也不是滋味。

我忽發奇想,不知書展是否可設不同的主題活動日。比如詩歌新書發布集中這兩天、童書活動集中在那兩天、音樂表演再佔另外兩天,以此為綽頭,試圖發揮協同效應,延長讀者在書展的逗留時長。留得久、看得多,或許也更想買。要是購書量到一定程度,像嬰兒用品展那般,可以活動後到店取貨,或付優惠運費送貨上門,是否也有助刺激消費?或是乾脆廣發線上問卷,了解讀者所需?

從小喜歡逛書展,不愛人擠人,但也不願書展因蝕本而消失。這種美好的體驗,真希望孩子也能一直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