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五年七月十七日
F的一生困在自戀迷宮中,她用事業的成功去掩飾內心的空洞,用控制他人來逃避自卑與脆弱。童年時父親愛賭與母親強勢,形成她既厭惡依賴又渴望掌控的性格底色,這份時而具有意識、時而無意識以及通常潛意識的複雜自毀傾向,所引起的內在矛盾貫穿了她的一生。
在親密關係中,F重複着傷害與被傷害的虐戀循環。初戀背叛讓她將對男性的恨意投射到無辜的丈夫身上,一邊貶低他無能,一邊依賴其供養,其後出軌女性友人,卻否認自己的性傾向,用混亂的情感填補內心不安。誕下姊弟之後,亦無法與下一代建立健康連結,女兒自小活成了她的情緒垃圾桶,長年累月承受着語言暴力、精神虐待與情感勒索,兒子則被視作理所當然的養老保險,複製了自心的功利、計算與冷漠。
女性友人更成了她任意操縱的完美獵物,既踐踏對方的真誠付出,一邊又貪婪地索取其情感與金錢,暴露了F無法平等對待他人的缺陷,這正是NPD自戀型人格的典型表現,其眼中人際關係只有利用價值,沒有真誠聯結。
F晚年遭遇的眾叛親離,看似人生悲慘,實則是她的選擇,每個人本來都有改變生命的機會,若F明白幸福可以主動自行塑造,便能領悟早年的家庭傷害,並非自己放棄成長的藉口,過去因無明犯下的錯誤,也不是定義未來的枷鎖,然而覺醒需要勇氣,而她選擇了逃避。
幸運的是,F的子女最終打破了這種代際創傷——女兒學會設立邊界,兒子懂得明辨是非,他們完成了F未能做到的成長。個人真正的強大,是停止向外界索取認可,勇敢直面內心傷痕,可惜F到老未能領悟,幸福並非來自對外緣人事的控制,恰恰源於自我覺醒,省察微思做到境隨心轉,最後自然放下心靈垃圾,學會跟自己和解。F一生親手建造的自戀牢籠,最終亦囚禁了自心。(聽說地球母親揚升五維之四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