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台北7月7日電】(記者 張曉曦)颱風「丹娜絲」6日23時40分許登陸台灣嘉義,7日早間6時許從桃園市與新竹縣交界附近出海。台當局災害應變中心7日介紹,「丹娜絲」已致2人死亡、334人受傷。
台氣象部門公佈,「丹娜絲」成為1958年有完整記錄以來,首個自台灣島西南部的嘉義縣登陸的颱風。受「丹娜絲」影響,嘉義縣遭到強風暴雨侵襲,初步統計約20處淹水、9處道路中斷封閉,電線桿倒塌、斷裂逾300支。
據台灣電力公司統計,截至7日上午11時,全台曾停電戶數為66萬6330戶,其中40萬7124戶尚未修復供電。台南市與嘉義縣為重災區,各有逾16萬、13萬戶仍待搶修。
居住在嘉義縣的陳先生、何女士夫婦告訴中新社記者,「丹娜絲」對嘉義縣影響嚴重,家中自半夜起停電,至7日中午仍未恢復。居住地附近可見房屋鐵皮被吹落、樹木倒塌等。
另據台當局農業事務主管部門最新統計,「丹娜絲」已造成農業損失預估達2億5716萬元(新台幣,下同)。
該部門7日透露,「丹娜絲」造成的農業產物及民間設施損失主要集中在台灣中南部,以台南市損失2億1024萬元為最嚴重,另外嘉義縣損失2230萬元、雲林縣損失2083萬元、南投縣損失270萬元。
據台氣象部門消息,「丹娜絲」陸上颱風警報已於7日11時解除,海上颱風警報於當天17時30分解除。
警報解除後,約9000名此前滯留在澎湖的遊客,一部份已獲疏運。澎湖航空站表示,7日下午出動了大型客機等,可望疏運近4500人次。此外,滯留在馬祖約2000名遊客,最快可望於8日起啟動疏運工作。
【中新社北京7月7日電】(記者 陳溯)記者7日從中國水利部獲悉,今年第4號颱風「丹娜絲」即將登陸浙閩沿海,水利部門全力防範應對。
今年第4號颱風「丹娜絲」7日凌晨零時前後在台灣嘉義縣沿海登陸。氣象部門預計,「丹娜絲」將於8日下午到夜間在浙江台州至福建寧德一帶沿海再次登陸。受其影響,7日至10日,江南東部將有一次強降雨過程,其中,浙江東部南部、福建東部沿海、江西中部東部等地部份地區將有暴雨到大暴雨。
水利部預計,浙江錢塘江及支流新安江、金華江、曹娥江及浙南沿海椒江、甌江、飛雲江,福建交溪、鰲江,江西贛江支流袁水、錦江等河流將出現漲水過程,暴雨區內部份中小河流可能發生超警洪水,山丘區山洪災害風險較大。
水利部逐日滾動會商研判颱風「丹娜絲」行進路徑、發展態勢及影響範圍,對颱風影響區內水庫安全度汛、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災害防禦等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每日以「一省一單」形式發出靶向預警,指導地方水利部門針對性做好防範應對。水利部7日11時針對浙江、福建兩省啟動洪水防禦Ⅳ級應急響應,並派出工作組赴浙江省協助指導颱風暴雨洪水防禦工作。
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及浙江、福建等省分別啟動洪水防禦Ⅳ級或Ⅲ級應急響應。太湖流域管理局精細調度望虞河、太浦河等骨幹通道排水,維持太湖及河網區合理水位。浙江省水利廳提前調度溫州、台州等地大中型水庫、平原河網區泵站等預排水量1.5億立方米,騰出調蓄空間,督促各市縣抓緊摸排風險、強化防禦措施。福建省水利廳針對沿海地區水庫、在建水利工程等,督促落實安全度汛措施,加強工程巡查防守,要求在建水利工程適時停工,確保工程和人員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