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隨筆)青年節的音樂 風雲

今年是澳門學生聯合總會成立七十五週年,有一連串的紀念活動,澳門學聯在新中國成立不久就經已成立,宗旨是推動澳門青年學生的愛國活動,按照「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精神運作,數十年來在各界青年朋友支持下,取得成績。

「五·四」新文化運動是我國青年界的大事,喚起了中國青年的覺醒,反封建,反殖民,走出象牙之塔,為中國的富強,獨立自主貢獻出巨大的力量,可說是永垂史冊。「五·四」青年節,正是歌頌我國青少年的愛國力量,而通過歌曲的訴說,也可以知道這百多年來青年所走過的歷程。

一九二四年,為了紀念「五·四」運動五週年,前輩作曲家蕭友梅,就寫了一首名為《五四愛國紀念歌》的歌曲,趙國鈞填詞,歌頌了當年中國青年的熱血之情,喚起了人民的志向和勇氣,是第一首完整地歌頌了「五·四」運動的群眾歌曲。

抗戰期間,國家處於極為動蕩的時候,亦是青年們奔赴前線救亡的時刻,音樂家在這個時候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熱情,以歌曲音樂鼓勵號召青年們為國為家而戰鬥,偉大的人民音樂家聶耳,為進步電影《風雲兒女》《桃李劫》等寫了不朽的配樂和歌曲,例如著名的《義勇軍進行曲》《畢業歌》《大路歌》《前進歌》《新的女性》《開路先鋒》等等見證了中國新青年運動的功績。

至於另一位大音樂家冼星海,他除了著名的《黃河大合唱》之外,有關青年的作品有甚多,例如《熱血》《救國軍歌》《祖國的孩子們》《青年進行曲》等等,對當時的抗戰士氣,有極大的鼓舞作用。今年適逢是反法西斯戰爭八十週年的紀念時刻,兩位大音樂家的青年作品,值得銘記。

新中國成立後,國力日益富強,政府的青年政策也是非常到位,除了歌頌青年們奮勇戰鬥的革命歌曲外,也有多方面題材的作品,好像《青春舞曲》《青年友誼圓舞曲》《共青團之歌》《青青啊青春》《年輕的朋友來相會》等等都是名作。

青年節的歌曲,音樂除了是歌頌中華民族的青年朋友之外,最重要的是開啓了新文化運動的窗戶平台,從那時開始,我國的文化事業,特別是音樂創作方面,走向一個新的天地空間,為青年朋友而創作,為國家的繁榮昌盛而謳歌,使音樂真正服務於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