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拉克最南端、位於海灣內的大法奧港外航道,初春海風輕撫,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交天航局」)耙吸式挖泥船「通旭」輪上呈現一片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筆者在項目現場看到,駕駛員和舵手緊盯駕駛台儀錶和海面情況,控制船隻航向;操耙手專心致志操控耙頭,確保海底淤泥開挖高效精準;輪機長在機艙監控室查驗泥泵運行參數,保證泥漿平穩吸入船內泥艙……各單位緊密合作,有條不紊地開展疏浚作業。
「精度控制是疏浚作業面臨的最大挑戰。」中交天航局伊拉克新港口一期疏浚項目總工程師滕克強告訴筆者,碼頭基槽開挖僅允許超寬50厘米、超深30厘米,相較絞吸船2.3米的絞刀直徑和40厘米的刀齒,「無異於手持鐵鏟在海底的一塊豆腐上精雕細刻」。項目團隊因地制宜地開展技術創新,動態優化疏浚設備關鍵技術參數設置,最終突破「精度控制」難關。目前,項目穩步推進,預計於今年10月如期完工。
大法奧港是伊拉克2023年推出的「發展之路」計劃的起點,也是伊政府打造連接歐洲與中東新貿易樞紐的重點項目。2021年底,中交天航局承接大法奧港一期項目碼頭基槽開挖和疏浚吹填工程,總疏浚工程量約1.06億立方米。
航道疏浚是借助挖泥船的耙頭或絞刀在海底破土挖泥,通過泥泵將泥漿吸入船內泥艙或借助吹填管線完成拋泥作業,從而改善航道通航狀況、提升通航能力。
大法奧港疏浚項目作業水域地處重要航道,往來船隻眾多,海底情況複雜。中交天航局調派國產耙吸式挖泥船「通旭」輪和絞吸式挖泥船「天杉」船分別在港口外航道和防波堤口門水域分段疏浚,聯合施工,發揮自有裝備優勢,確保疏浚質量和作業進度。
疏浚作業中,中企秉持綠色發展理念,維護作業海域生態原貌,嚴守環境保護底線。作業船隻旁時常有海豚躍出海面,成群的海鷗捕食間隙在海上吹填管線歇腳,陸地吹填區也成為火烈鳥新的棲息地。項目副經理晏超說:「碧海藍天和萬物生靈也是金山銀山,需要我們悉心呵護。」
作為大法奧港開發建設的一部分,由絞吸式挖泥船「天柏」船承擔的祖拜爾海底隧道基槽疏浚開挖工程已於2月末順利完工。
「中國企業展現出的技術實力和敬業態度令人稱讚,大法奧港一期項目順利推進將為伊拉克經濟轉型和多元化發展插上翅膀。」竣工儀式上,伊方項目工程監理穆罕默德·阿薩德向中方技術人員豎起大拇指。
「大法奧港是伊拉克政府促進戰後經濟轉型的重點建設項目,中企將繼續以中國技術為支撐,積極參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繼續為伊拉克港口的高效開發和高質量建設貢獻中國力量。」中方項目經理武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