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履痕)遊新會小鳥天堂   秋葉

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本裏有篇《鳥的天堂》,描繪了一個非常美好的地方:一棵巨大的很美的樹長在水中央,樹上住着很多很多隻小鳥……那是多麼奇妙而美妙啊,所以這棵樹叫「鳥的天堂」。自從學了這篇課文,我一直對鳥的天堂非常嚮往。

《鳥的天堂》是文學家巴金的名篇,巴金也是我所欣賞的文學家,很長一段時間,床頭櫃上擺放的就是巴金的《隨想錄》;後來知道《鳥的天堂》就在廣東新會。多年前幾次想去遊覽,可惜均未如願。

這次清明假期不返鄉,跟先生決定去江門三日遊。到新會,我們首選去兩個地方:小鳥天堂,梁啟超故居。

這天早上九點多,我們從酒店打車去小鳥天堂。天陰沉沉的,前一天細雨濛濛,果真是清明時節雨紛紛,不過這天早上沒下雨。半小時後,到了,下得車來,首先看到一個寬闊的廣場,名曰巴金廣場,第一感覺這個地方空氣很清新,樹木較多,都是綠油油的,特別的綠。廣場中間平躺着一面巨大的石雕,是一本打開的書,上面刻寫着紅色的「鳥的天堂   巴金」我猜想這是巴金為這裏題的字吧?果然是,巴金在一九八四年題寫「小鳥天堂」。這本石頭書的另一面,整版雕刻着那篇著名的《鳥的天堂》全文。每每遊客經過,都駐足仔細閱讀之,有一位年輕的母親帶着年幼稚子,母親一字一句地讀給孩子聽,孩子亦用心聆聽着。

遊小鳥天堂,首選是坐船遊,當年巴金及友人也是划着船遊覽的嘛!買了票,到了乘船處等候上船,發現水岸邊的景區服務中心設計得可謂是匠心獨運的,橢圓形的圍牆有兩段都是用木頭做的圍欄,既透亮,又顯得質樸,中間以一棵大榕樹為中心,榕樹枝繁葉茂鬱鬱蔥蔥,榕樹下有一間房子就是服務中心,圍牆上貼有裝飾畫也是樹枝樹葉圖案,跟大榕樹相得益彰,建築和榕樹是如此和諧統一,美觀而實用。

我們上了船,有幸坐在船頭,比船艙內更視野開闊而自由。我們的船是機動遊船,雖然速度不是很快,但我想巴金當年乘坐的木船,需要巴金的友人划槳,一下,一下,又一下,那個速度才更契合這水,這樹,這風景。

先生說,現在或許看不到很多很多鳥,因為一來現在季節不是鳥最多的季節,二來現在已經是上午十點多了,小鳥都飛出去覓食了。我想,哪怕是看不到很多鳥,這裏環境如此清幽,空氣如此清新,就算遊船吹吹風,也很愜意呢!

隨着遊船的行進,水面出現了一個小島般的巨大榕樹。說是一棵樹吧,面積又非常大,好像小島,說是小島吧,又明明是一顆榕樹。真如巴金文中所寫:「是一棵大樹,有着數不清的椏枝,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一直垂到地上,進了泥土裏。一部分的樹枝垂到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棵大樹躺在水上一樣。」,巴金描述得如此生動形象,於是我只能詞窮了。

這樣的可稱之為小島般的水中大榕樹現在已經有三棵了,當然,巴金當年看到的那一棵,佔地十畝,是最大的一棵。我們的船靠近了這棵最大的榕樹,鳥一下子多了起來,大多數是白鷺,只見白鷺展開翅膀在水面、在榕樹間飛來飛去,悠遊自在。榕樹枝上有無數的鳥巢,鳥巢之多,超乎想像,只有親眼見到了才會相信居然同一根樹枝上能有三四個甚至更多的鳥巢,鳥巢裏還有白鷺在孵小寶寶,鳥巢密集,成千上萬的白鷺選擇在這裏居住,可見這裏有白鷺喜歡的小魚小蝦,而且生態環境好。

遊船繞水中三棵大榕樹一圈,我也心滿意足地欣賞了鳥的天堂。下得船來,沿着水邊漫步,一路全是茂密的榕樹。林蔭道兩旁,沿途有白色框的玻璃語錄牌,玻璃上印有巴金的名句,例如:「愛真理,忠實地生活,這是至上的生活態度」,還有「我之所以寫作,不是我有才華,而是我有感情」等等,這些巴金名句語錄牌讓人油然而生對巴金的敬意。除了語錄牌,還有巴金一九三三年在新會逗留九天的簡介牌,這些資料簡介牌讓遊客瞭解到巴金當年寫《鳥的天堂》的緣由,很是用心的設計。沿着這條「巴金文學路」一直走,就走到面對最大榕樹島的水邊,岸邊有一雕塑,是打開的語文課本,內容正是那篇《鳥的天堂》,這讓人再次讚歎景區設計者的匠心獨運,情與景的交融設計得如此契合。

這個課本雕塑的旁邊有一古色古香、四飛簷高高翹起的亭子,名為「巴金亭」。我們坐在亭子旁的長椅上休憩,我想,鳥的天堂最早叫「鳥墩」,質樸而形象,但自從巴金寫了《鳥的天堂》,「鳥墩」變成了鳥的天堂。

鳥的天堂因巴金而聞名於世,而「鳥墩」所在地的新會人民,他們用他們和全國人民對巴金的敬仰,把鳥墩這個土地方,成功打造成了聞名遐邇的國家四A景區。新會人民是智慧的人民,他們既保護了小鳥天堂這塊上天寶地,又尊重了小鳥天堂最早的推廣者大作家巴金先生,把一個獨樂樂變成了眾樂樂,讓更多的人感受、享受到了大自然的美麗。

小鳥天堂是文學創作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文學審美與美好環境相伴相依的成功呈現,更是人們銘記和懷念文學家巴金的最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