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好這顆心)才智越高越容易陷入自我困局  星雲大師 劉長樂

長樂先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凡是涉及到別人的言論,應該三緘其口,慎之又慎。我們常形容口無遮攔的人為「大嘴吃天」,以自我的判斷否定他人,以自我膨脹貶低同行,把各種不必要的困境、煩惱一股腦吞下肚子,是要消化不良的。弄不好鑽進個孫猴子,在肚子裏大鬧天宮,只好吃不了兜着走。

星雲大師:一般人常犯的毛病是自讚毀他,把我的一分好誇成十分,把他人的一分壞說成十分,炫己而抑人,徒然多招反感。所以,少說人家的是非,少論他人的短長,才是修行第一方。

長樂先生:過去,有一條成功的經驗,「戰略上藐視敵人」。可是,這個「好經」不幸被某些人當成了輕視科學、輕視歷史、歷史從我開始的借口。歷史變成了三種證明材料,一是證明自己的成功是因為「老子是天下第一能人」,二是證明自己的失敗都是客觀上不可抗拒的原因所導致, 三是「以人民的名義」證明他人不忠不義。

但是他們恰恰忘了,欲念越多,上帝越遠。

星雲大師:凡事耐煩,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這是修道者的第一課。修道者的眼睛不是要看人、看物,而是要看自己的心,不要讓心隨境轉,懂得看真、善、美,看好不看壞,看正不看邪,看是不看非,才是重要。

長樂先生:傅佩榮先生在鳳凰衛視開講《國學的天空》,他有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一個人在社會上跟別人來往,很容易自我膨脹,稍微有一點成績,就認為自己超過別人。孔子就不會自我膨脹,因為儒家對於人我關係首重『恕』字,『如心為恕』,就是將心比心,為人設想;凡是牽涉到別人的言論,都要謹慎為之,以免盲目膨脹自我而否定別人,形成各種不必要的困境。」(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