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吃的經濟學 傅雪
由於我很久沒有去扒房,最近到一所酒店的扒房吃晚餐,頓時覺得澳門的物價指數上升了不少。牛扒的價錢大約一千五百元,跟若干年前不是相差太大,但六百元的鱸魚只是一塊而不是一條,便令我吃驚了。
其實高級西餐廳已經越來越少,價錢水平也一直沒有回落,但服務質素比從前卻差了許多。相比起鄰埠,我一向覺得本地的西餐質素性價比更高,不足千元已經有不錯的食物水準,而同等價錢在鄰埠根本吃不到高質素的西餐,可惜的是,現在在澳門,除了自助餐、葡菜和意菜,其他精緻西餐真的寥寥無幾。倘若需要特別慶祝,許多餐廳已不提供額外服務,不像從前送蛋糕又唱歌又拍照的,這麼普通的待遇讓人完全不想去消費,不值得。
也許本地經濟市場不同了,遊客的消費模式也有所改變,又或者,大家已變得不如從前那般開懷,餐飲業的需求便截然不同。尤其是午餐時段,除了咖啡室、茶樓和中菜館,基本上西餐廳就特別少顧客,我偶爾到一間美式酒館午膳,就經常只有一、兩枱客人,我都感覺自己包場了,可憐餐館的老闆,真不知道要怎麼堅持,怪不得烏燈黑火的,也許是為了節約用電。
究竟我們要多久才可以從低迷的經濟市場裏走出來,再活得開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