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雖由半島部分和氹仔、路環三地組成,路氹公路和三條連接氹仔的大橋建成前,本地只是由幾萬或十多萬人居住的澳門半島發展而來。正因地狹人少,故街道偏窄,部分地段更陡斜不已,行人尚可,車輛行駛,多有不便,此乃澳門舊區街道特色,而其名字亦大異其趣。
澳門曾為葡人管治幾百年,故街道名字便有華洋特色,不像路環、氹仔等新開發城區,半島狹窄短距繁多。往往從頭到尾不到百米的路段便是一條街道,部分用不了半分鐘便可走完。每一條街道自有一個名稱,個別街道甚至不止一個。許多街道名稱起得五花八門,稀奇古怪,別出心裁,大有趣味。澳門的街道,特別是半島城區的名稱大致有「路、街、巷、里、圍、前地」等為後綴名字,但其前置名字則千奇百怪矣。
澳門曾被葡萄牙人侵佔數百年的歷史。有些街道只用葡語音譯過來的作名,如巴素打爾古街、俾利喇街、咩路馬揸度街、爹美刁施拿地馬路等;葡語名稱來於行政管治,然而澳門畢竟是中國的領土,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居民是華人,因此絕大多數的街道是以漢語命名的。大家行走街道,抬頭仰望,自可判斷,在此仍作一段「文抄公」──有以所在地理位置命名的:海邊馬路、南灣街等;以某一建築物標誌命名的:大炮臺街、大三巴街等;有以所在廟宇名稱命名的,哪吒廟街、媽閣街;以街道曾存在過的某一機構命名:如營地大街、港務局巷等;又有街道歷史面貌命名的,如牧場街、草堆街等。有以該街道一度相對集中過的行業命名的,米街、布巷;職業命名的街道,工匠巷、苦力圍、水手里;以動物命名如:鵝里、鷹圍、兔巷、豬里;植物的有:龍眼圍、玫瑰里、木瓜圍等。有的物品也被用作命名:如眼鏡里、刀里、扣鈕巷;有用人體的某個部位作名:如巴掌圍、手肘里。
當然也有非該類為後綴名的地段:海角遊魂、聚龍通津、灰爐石級、爛鬼樓,渡船台、劏狗環、司打口、松山晨運斜坡、板樟空地、望廈炮台斜坡、乜乜廣場、乜乜運動場、乜乜圓形地、左堂欄尾、下環小市、富運台、太和石級、深巷仔。
澳門有的街名很相似,不小心就會混淆:一街幾名或二街同名者。幼年居住沙欄仔「永樂里」,長大後才知,崗頂斜巷側亦有一條叫常春籐圍的小橫巷,它也叫「永樂里」。曾居氹仔區,見有「日頭街」一路段,後搬至史山斜巷,巷尾連接哪吒廟斜巷,附近便又有一「日頭街」。
認識一條舊街道的沿革,自能認識一點本地的歷史發展。如:羅神父街便是一例:一八三六年(朝鮮憲宗二年)三月,一位法籍羅神父(Maubant)帶領十幾位朝鮮人出國培訓,前往澳門學習神學,羅神父發覺無法在朝鮮境內繼續培育他們,與澳門巴黎外方傳教會神父商計後,決定把神學生送。從漢城到中國澳門距離總共九千公里,其中便有一位約十五歲的少年金大建。他後來成了朝鮮半島天主教首位司鐸(神父),他也是第一位殉道的神父(之前的都只是平信徒或外國傳教士)。今天仍有其木製紀念像,佇立在花王堂的「聖安多尼大教堂」側邊的小堂室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