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鏡人語)買書送舊街坊   陳青青

澳門知識叢書之《澳門青洲山》剛出版上架時,一七旬左右的阿姨匆匆忙忙趕到我們書店,一口氣買了十五本。那天,正好該書的作者也在我們店裏,那阿姨很驚喜的請作者逐本簽名。她說,她當天還要搭船去香港,把書送給以前的街坊。

在作者慢條斯理簽名時,那阿姨對我們工作人員講,幾十年前,澳門經濟不好,謀生不易。那時,港澳之間往來還很自由,遠不如今天這麼嚴格。住在青洲的一些街坊,不少前往香港打工。等他們在香港立足之後,就把家眷也接過去,然後就在香港安家。現在那些曾經的街坊,聽說澳門出版了一本有關青洲的書,很想瞭解一下,舊時家園青洲的一些過往,所以就委託她購買。那阿姨大方的表示,四十五塊錢一本,也不算貴,送給他們算了。

如果不是嚮往更好的生活,誰願意離鄉別井,到陌生的地方謀生?以前如此,今天又何嘗不是?但故土總是難以忘懷。這應該就是搬遷到香港的原青洲街坊的心態吧!

早期的青洲,僅是一孤鳥(孤山)。葡萄牙人在那裏建修院,又辦水泥廠(當時稱英泥廠),逐步蠶食。之後陸續填海造地,才與澳門連成一片。不過,當年的青洲水泥廠,是中國土地上最早的水泥廠,算是創造了一個中國之最吧。

據實而言,青洲的居民,都是移民,只是先後有別。一百多年來,他們在那裏繁衍生息,綿延不斷,他鄉也早已成故土。即便搬遷到了香港,依然不能忘記在青洲生活的歲月。而作為堅守或者說留守青洲之人,如那位阿姨,從澳門總體經濟和居民生活品質上看,也算守得雲開月見工。

無論是搬遷走的還是留守的,青洲卻是他們聯繫的紐帶,是他們之間亙古不變的話題。即便物是人非,那份情感,不會因歲月的流失而淡薄,那就是故土情。也是那阿姨和她的曾經的老街坊們的青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