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溯歲月長河,有關「慢工」的叩問亙古不絕。好湯需慢燉,欲速則不達。慢工是一種生活態度和製造精神,無論是當今的社會,還是舊時的君王社會,似乎已經在提醒我們:慢工出細活,久久方為工。
生活上有很多事情都需講求細緻。近年來,泥塑娃娃一直受大眾喜愛。可是,你知道嗎?要打造好一隻泥塑娃娃需要十餘天。泥塑娃娃的製作過程講求「工匠精神」,每一步都要極致細緻,不能心急。倘若追求速度,那麼泥塑娃娃的完整度就不會那麼高了。
俗話說得好:「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大家所熟悉的玉,是珍貴的寶物。但是,玉未經磨練時,價格同等於一株野草。「玉不琢,不成器。」玉長在稀山中,剛採摘的玉,並沒有我們手上的玉的色彩,要經過七七四十九天的磨練,才能漾出一方瀲灩之色。其過程,一刻也不能輕視。
「揠苗助長」的故事,大家再熟不過了。可是,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相似的事情還在發生。古時有個神童,五歲時便會作詩,其父親大喜。只要一有機會,父親便逼著神童幫鄉人作詩,希望自己的兒子能成大器,能讓自己從中牟利。可是,最終真的能如神童父親所願嗎?神童在不停作詩卻沒有繼續學習的緣故下,最終詩才盡失,後來也只是成為一位默默無名的小卒。倘若他父親沒有逼著他年幼時作詩,而是一步一步培養他,我想,結果就不是這樣了。在現今的社會,這種事情還在不斷增多,不少家長為了自己的子女能成大器,幫自己的子女一次性報好幾個培訓速成班。神童的結果已有所耳聞,揠苗助長也不是一件好事。若家長能讓自己的子女放慢腳步,讓他們慢慢地積累知識,日後子女方可成大器。
魯迅先生曾說過:「不恥最後,即使慢,馳而不息,縱會落後,縱會失敗,但一定可以達到他所嚮往的目標。」願吾輩青年,放下「快」,追求「慢」,必能漾出一方瀲灩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