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棵綠化樹(上)  文/任雪姣 圖/楊世軍

 我是一棵綠化樹。晨起,我被喜鵲的喳喳喳聲喚醒。安康香溪路上的我,就是秋桂,趕集似的競相綻放。一夜間,路人看見我米粒似的絮狀金粟,掛滿桂樹,馨香四溢,與花香已久的一樹樹繁花紫薇清香相混合,伴著江風,由近及遠,穿過街衢巷尾,穿過熙熙車龍,向江南江北蔓延。一江兩岸,公園裡房頂上,一路芬芳馥鬱,清風自來,婀娜多姿,使人澄清自明。

 你千萬別以為桂樹是城市的綠化主流,它只是一種花式點綴,或曰客串綠化。要問安康山城園林綠化主打什麼,這話還得從頭說起。

 風起青萍之末,1983年7月31日晚,秦巴安康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災,洪災過後,滿目瘡痍,百廢待興。遭遇洪水襲擊的城區綠化樹的我,是法國梧桐,堅強的我雖然浸泡數日,又奇跡般地蘇甦過來,我怒放出淺淺的嫩綠枝丫,慰藉著安康。這股新生的力量像奮進的號角,吹響了安康城緊鑼密鼓災後恢復重建家園的進行曲。我又是南正街一棵白椿古樹,滔天的洪災中拯救救命31人,災後我被重點保護。被視為城市歷史人文和古樹古木的象徵,特意圍繞根基砌一圈高大的護坎,周邊用不銹鋼柵欄上鎖擋護起來,整個樹冠圓狀如半球狀,我歷經230餘年,至今枝繁葉茂,綠意盎然,巍然聳立。

 時光漸漸行近,隨著城市的恢復重建的步伐加快,我成了街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讓濱江城市安康比肩南京都市一樣,白杆灰皮高聳挺拔的法桐的我把路旁的房子罩得嚴嚴實實,亭亭如蓋已融入市民百姓的生命情感裡。炎熱酷暑的夏日,行走在安康城的人們,我把蔭翳無私地撒給人間。待灑水車一過,渾身的清涼透徹心尖,馬路上的熱氣與樹底的陰影形成鮮明的對比,路人心中洋溢著無形的驕傲。生活在漢水之濱的小城,一樣愜意而舒適。

 同所有城市一樣,法桐的我被視為行道樹綠化之王,以林蔭大道著稱的安康,每年四五月份都會遭遇「飄絮季」,市民迎來幸福的煩惱。園林部門雖採取高壓水霧「攜風裹雨」,給我沖洗花絮,但效果甚微,我感到羞愧。究竟山城安康適宜栽植何種綠化行道樹呢?一時眾說紛紜。

 秦巴山水間,一條碧綠清澈的漢水穿城而過。以「萬年豐樂,安寧康泰」命名的安康,被稱為中國最吉祥的地方,這裡被譽為「秦巴山區重要生物基因庫」。漫山遍野的白蠟樹,葉片常綠,為革質卵形,圓錐花序頂生,果實成熟時呈紅黑色腎形,小豬腰子似的,花期五六七月,果期從當年七月至翌年五月。我化作白蠟樹,先期在巴山路、大橋路、解放路成行道樹,四季常綠,花期果期接續,繁衍有序。城堤外漢江公園,我是楊柳,風裡依依,我又是雪松塔柏,防洪衛士,巍然挺立。我還化作紅梅、蠟梅、三角梅、窩竹、山竹、鳳尾竹,裝點著美麗的安康;我又是芭蕉、銀杏、枇杷、櫻花、桂花、石榴花、金枝槐、紫葉李,把安康打扮得絢麗多彩,讓公園綠化有層次,品質各不同,季季有變化,往來人熙攘,漢江公園被稱為安康新八景的第一景。◇(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