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談到,《易》經為華夏傳統文化發端,先秦時期已有《易》學記載歷史。但《易》經不同《易》學,二者為同領域,不同範疇的事物。無獨有偶,《易》與「三」字有著頗多關係,例如「三易與三易」:前者為不同時期出現的版本即《連山易》《歸藏易》和《周易》。《連山易》以「艮」卦為首、《歸藏易》以「坤」卦為首,二者均多已佚失,現在大家學習、研究便是傳世的《周易》,它以「乾」卦為首;即六十四卦之第一卦。其上卦、下卦皆由相同的乾卦組成,其六個「爻」皆為陽「爻」,通稱「乾為天」。代表「天」的形象,置於六十四卦之首。其次是象徵「地」的坤卦,序卦傳:天地定位、萬物生焉……。
後者「三易」指《周易》的精髓:變易、不易、易簡。三者意思為:一、世間一切人事物,皆處在一個無時無刻皆在變化的規律和狀態;二、這個不斷變化的狀態和規律是不會更易改變的;三、一切複雜的人、事、物,皆應化作簡單的原素或組合來面對或處理。學《易》過程,便順應這三個原則(或規律),先思考,後行動。
由來有《易》歷三聖之說,所謂三聖便是指「伏犧氏」「周文王」「孔子(丘)」三位古代哲人。「伏犧氏」劃下八卦的陰陽二劃,即由一連(陽)劃和中間斷開的一(陰)劃,每三個陰、陽劃組合成八卦圖。而「周文王」把這八卦內涵配上世間八個自然現象(天、地、雷、風、水、火、山、澤),賦予八個卦名(乾、坤、震、巽、坎、离、艮、兌),此外每二個八卦相重組合成了六十四卦,亦有了六十四個卦名(如乾、姤、大壯、未濟、咸……等)。而「孔子」在學習二位先賢的鉅著中,有了十篇讀書筆記,即今稱《十翼》,亦稱為《易傳》,這包括〈彖傳〉〈象傳〉〈繫辭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及〈文言傳〉等文篇,因〈彖辭〉〈象辭〉〈繫辭〉各分上下兩篇,所以統計共十篇,舊稱《十翼》。
「傳」是對經的解釋。古人說的《易經》,常把「易傳」也涵括在內。根據史書,孔子作《十翼》,但也有學者認為不完全出自同一人,部份篇章也可能是集體創作的成果。所以後世對三聖於《易》的貢獻言為:伏犧劃卦、文王重卦、孔子撰易。
《易》經出現後,千百年來大賢先哲、文人學究皓首窮經,引伸了三支《易》學:即「儒家易」、「道家易」、和「術數易」。「儒家易」當以孔子儒學經典為主導;而「道家易」則由老子為旗手,著作《道德經》為弟子奉為圭臬;至於「術數易」則由上述二家以外的《易》學追逐者,即散落民間的「醫、卜、星、相」行當為代表。◇